近年来,我国幼小衔接问题备受关注,这篇文章将简单介绍日本幼小衔接的以期相关经验能够对国内幼小衔接发展有所启发。
(一)以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日本早期对幼小衔接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当时幼小衔接并不成功。日本教育界重新审视以往幼小衔接中的问题,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和小学追求不同的教育目标,以致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都有所偏颇。如今,日本教育界关于此问题已形成共识,即幼小衔接不再以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目的,而是追求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日本近几年的幼小衔接不再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适应、相互靠拢的问题,而是强调“幼儿园和小学都回到教育的原点”。幼小衔接也不再是最终目标,而是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随着幼小衔接举措的逐渐完善,日本开始注意到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应形成相互沟通、支持和学习的经常性交流合作关系。首先是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具体实践包括举办运动会、开展综合学习活动、合并幼儿园和小学等。类似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和向往。其次是注重教师间的交流。具体方式是到彼此学校进行参观、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共同研学等。双方教师有意识地增加相互交流和合作交往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对彼此间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的理解。最后是学校之间的交流,日本幼小衔接中的校际交流主要是指有关学生基本情况的交流。具体措施是幼儿园向小学提供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问题,小学可根据获得的相关信息做好相应准备。如今,日本幼儿园和小学为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而经常开展互动学习,幼小间形成了平等互助的合作交流关系。
(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
幼小衔接也需要一定的组织支持。日本通过对家庭提供相应的帮助,保证儿童在支持性环境中成长。为了减少幼儿及家长的负担,学校开展“新一年级学生说明会”“亲子参观”等活动。此外,面向家长开展学校志愿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目的是让家长更了解学校,将横亘在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围墙”降到最低,让低年级学生对于家人来学校这件事感到荣幸,使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有更多的安全感。为了幼小衔接更顺利更系统,还需要有社区组织的支持,日本的一些地区实行园长和小学校长兼任、分地区开展研修会、在地区委员会建立协调幼小关系的机构等。除家庭、幼儿园、小学和社区外,政府也对幼小衔接工作予以支持和关注。此外,《教育基本法》《保育员保育指南》《幼儿园教育要领》等纲领性文件的颁布,从法律层面为幼儿园与小学的顺畅衔接提供了保障。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