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内卷化的趋势日益严重,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也愈发强烈,不少家长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动手能力,因为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创造性、身体协调能力等等。但是家长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时候容易忽视许多问题,走进误区。
一、忽略孩子的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孩子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因此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时候就应当遵循这样的特点,从而更好的促进孩子各项能力的提升。
3到4岁是孩子精细性动作协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但他们更多还只是用笔涂涂画画,在一定的练习下能用勺子吃饭,用剪刀沿着直线剪,等等。
4到5岁的孩子手部动作的精细化程度进一步发展,操作性动作的协调也得以发展,表现为:在绘画中能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并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会用筷子吃饭,等等。
5到6岁的孩子进入手眼协调发展的快速时期,如,能够熟练地使用筷子,还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并开始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书写和绘画等前书写能力也得以快速地发展。
二、忽略孩子的个体差异
仅关注孩子年龄特点是不够的,相同年龄的孩子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如果家长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中,一些孩子在吃饭时会用四个手指握住勺子,略显笨拙地把饭送到嘴里;一些孩子则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勺子,更轻松、更准确地把饭送到嘴边,这就体现了不同孩子的自身特点和差异。
三、忽略孩子对动手操作活动的参与
可能很多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买了玩具,让孩子自己玩乐就可以。但孩子在操作玩具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靠自己的思维和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大人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引发孩子操作和探索的欲望,使其萌生新的想法和做法。
大人们的引导和帮助可以不断提高孩子的坚持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养成对他终身学习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宝贵品质。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平台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