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是保证一个家庭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请相信,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而让孩子感受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跟孩子好好聊天开始。
朋友想重新装修一下儿童房,正好我也有装修的打算,就陪她和孩子一起去选一下装修方案。
在选方案的过程中,她总是会问孩子:
“这个颜色你喜欢吗?”
“你觉得柜子做成这样怎么样?”
而她上4年级的孩子回答一直是:
“还行”
“随便”
“你决定吧”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尊重孩子意见的母亲和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的对话。
不过当孩子指着一个展示柜说觉得样式很好的时候,朋友马上说:“这个跟房间颜色不搭配,而且实用性也不强。”
当孩子表示想要上下铺的床的时候,朋友又说:“咱家就你一个孩子,要上下铺干嘛,爬上爬下多麻烦,多危险啊。别光想着玩。”
也许朋友说的话,站在一个妈妈的立场上看都有道理。
但这样的聊天方式,却可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意见是不被重视的,与其说出来让父母反驳,不如说些“随便”“还行”这样的话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跟孩子聊天,重要的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我们完全可以试着用更柔软的方式,跟孩子聊天。
不想让孩子在孤独中长大:请做一个会聊天的父母
我还见过一位叫桃子的妈妈,她说她就感觉聊天是一件特别累特别艰难的事情。
她不太敢跟老公聊天,因为老公学历比较高,总是说她的话是错的。
她也不太敢跟孩子聊天,因为孩子有时候会不听她的话,而她一点办法也没有。有时候老公听见了,还会直接指责她不该这样教育孩子。
桃子还提到,和老公都加了孩子班级的群,但是她也只看别人聊天从不发言,因为她担心自己说完话会冷场,更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怕老师和其他家长会不高兴。
桃子的父亲是退伍军人,主要时间是在外面工作,有假期就去和战友聚会之类的。在她儿时对她管理很严格,基本三句话不离学习。
父亲跟她聊的最多的就是问学习成绩怎么样,问作业有没有做完。
如果她说成绩好,作业做完了,父亲会说,“那别骄傲,继续看书”;如果她成绩不好,作业没做完,父亲会说:“那还呆着干嘛,还不快去学习。”
父女之间,鲜少有亲密的对话。
而桃子的母亲脾气也比较暴躁,跟桃子的对话基本都用家长的权威压制。
比如她问:“妈妈,能不能给我点钱”,妈妈就会一脸嫌弃“天天就知道要钱,又要钱干什么”“买水彩笔”“不是买过了吗?用旧的就行了”
她问:“妈妈,你看到我那件红色的衣服了吗?”妈妈看都不看她,就会说“没看见”“可是我记得我就是放在这个桌子上了呀”“那你就找那个桌子要。”
所以渐渐的,桃子也就减少了跟爸爸妈妈说话的次数,会把话都憋在肚子里。所以长大后有嫁人的机会,就赶紧离开家嫁人了。
只是她也没想到,在自己新的家庭,还是一样难以愉快的聊天。
桃子的遭遇让人心疼,但是又在情理之中。一个没有在跟父母的聊天中感受到爱和温情的孩子,最常见的表现无非是两种:
一种是凡事喜欢咄咄逼人,通过与他人的疏离和对他人的拒绝来实现自我保护。另一种就是向桃子这样,害怕聊天,害怕说错话,总是希望能通过聊天得到认同,讨好他人。
跟孩子聊天,你需要掌握这些说话术
其实跟孩子聊天,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想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建议,也不一定非要爆发一场争吵。不想把天聊死,方法还是很多的。
? 真正地去“听”你的孩子讲话
有时当妈妈一边炒菜一边盛饭时,八岁的女儿在想跟妈妈说些什么时,妈妈有时是不经心地听着,有时会打断她,反而请她帮忙摆桌吃饭,但从未停下来,专心去“听”她想说的话,除非她说的话,真是什么天大的好消息(不过,这种机率低于百分之一)。专家也不是叫我们一定要停下手边所做的,但你可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时间,比如:“好,等我把饭菜摆好。”或是“再给我十分钟。”
当然,最好是立即去“听”孩子要说的。因为,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们后,他们便会慢慢地失去了“告诉你”的兴趣。另外,在“听”时,最好做目光接触,要孩子晓得你是真的愿意听。
很多时候,孩子中不过想说你觉得不太要紧的事,但对他们而言,却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绝他们,当他们真遇到困难时,就会自然地来找你谈了。
? 不管孩子跟你说什么,千万别笑他。
孩子的世界与想法是和大人们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则别去笑他。尤其当孩子很认真地告诉你什么时,你轻蔑或不相信的态度,只会伤害孩子,而且以后也不再跟你谈了。
交谈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沟通中的最好润滑剂,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了解幽默与取笑的不同。
? 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当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担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担忧的心理负担,但有时不妨主动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对事情的看法,孩子当然也就比较容易向你诉说他的心情、感受与看法了。
? 身体语言的重要
目光的接触、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将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讲话等,这些小动作,皆能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
当然,也别心急,指望一坐下来,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开讲,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已准备和他“聊”了。
? 别问一些太空洞的问题
譬如“今天如何?”“学校好吗?”也别常用,“为什么?”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想保护自己。学着用一些日常生活来勾引出话题,孩子有兴趣的电视节目或作业即是一个好开头。
? 了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时间,孩子只是想从他信任的成人中,确定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所以,我们可在了解情况后,做个回答或支持。
? 每个孩子都需要与你单独相处的时光
有一个母亲,说她很珍惜接送女儿的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没有其他孩子、亲人的介入,能全心享受与孩子的接触和沟通。
? 对孩子表达你无条件的爱
自孩子小时,让孩子很清楚地了解到你是关心他的,是愿意接纳他的。
我们常说,有些人会聊天,有些人不会聊天。我们也常常会远离一些不会聊天,让人不快的人。但是父母是没有办法辞职的“职业”,孩子在未成年阶段,也没有办法远离自己的父母。
聊天,是保证一个家庭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父母越爱孩子,就越需要通过聊天,让爱自然的流淌进孩子的心里;父母越想了解孩子,就越需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去帮助孩子成长;父母越希望孩子健康自信,就越需要在日常的聊天中,经常给孩子积极的鼓励,用乐观的态度为孩子加油打气。
请相信,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而让孩子感受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跟孩子好好聊天开始。
如关注幼教领域,善于教学、保育或管理,亦或是亲子养育等方面心得,愿与全国幼教人士及家长交流,投搞邮箱:zkyjssedu@126.com 也可加微信:13366396045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教学堂0-6china
出现提示: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