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
他们怀着理想登上三尺讲台
十年后
他们依旧坚定当初的选择
温江教育教师节系列栏目全新上线
今天和温小教一起来聆听
这份来自教龄十年的温江教师的初心故事
“爱己之心爱人,律人之心律已。”
——温江中学 覃志
初遇教育,便是十年坚守
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他便一直承担着班主任工作。别人眼中轻描淡写的教师生涯,在他内心其实并不容易。那个九月,他不仅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还要扮演好物理教师和班主任的双重角色。貌似青涩稚嫩,工作却有条理有方法,他带出了一届届积极进取的班集体。看似跌跌撞撞,十多个春秋,四届学子已然遍布四海八方。
用心陪伴,烛照学生未来
他执着于做好一名平凡的教育人,陪伴或许最能诠释他对教育的理解。陪着学生晨读、跑步、打球、外出郊游,学生的日常就是他的每一天;陪着学生留校过春节,远离故乡的西藏生依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陪着学生一起感受生活的不易,校园的促膝长谈、办公室的一起流泪;陪着学生经历盛夏六月,或许汗流浃背,但是也必然硕果累累。常言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覃老师用无声的告白,照亮着学生的未来。
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和德育管理工作,他明白了学生成绩与德育的正向关系。立德树人,是他作为人民教师坚持的教育初心。犹记得“青春的色彩”系列班级活动,犹记得“五育融合”的校园德育文化,成长的体验和素养的浸润,犹如花开般,悄然而又美丽。
十年恍如一日,让你我共同伫看下一个十年,温中教育人的故事必然繁花似锦。
“教育就是一心一意,一件事,一辈子。确保每栋建筑的视野面和楼间距。”
——东大街二小 罗璐
教育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十年前意气风发地出发,转眼,辗转三个学校。十年如一日,一支粉笔写了又写,粉尘飞扬仿佛就是教师的宿命,随风飘扬,无枝可依。可是在教育这条路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从来都是看不见的,那就是为师者对教育的那股强大的信念。
就是这样的信念,陪伴着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想孩子之想,做孩子之做。让孩子喜欢课堂、让孩子们喜欢老师。她认为这比什么都重要。无法否认,教师的亲和力,孩子的学习气氛,往往和热烈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孩子常常会因为尊敬喜欢某个老师,而有意识地增强着自己的学习责任心,愿意学习他们喜爱的老师的学科。她就是这样的老师。这十年来所带的班级,因为学生的喜爱,学科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多个班级先后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校先进班集体”。
教育就是一心一意,一件事,一辈子。还有无数个十年等着她,故心之所向,无问西东,理想在彼岸,必守住本心,风雨兼程一往无前。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成师附校 蒋闵闵
十年里,蒋闵闵老师当着全天下最小的“主任”,带过2个班,一共102个孩子。每日干着最普通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处理学生矛盾、家校沟通……一晃,3000多个日夜过去了,并没有做出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只是每天都捧着一颗真心对待这些孩子。
今年,她的女孩——她陪伴了10年的女孩,一个重度抑郁症、重度焦虑症、重度双向情感障碍的女孩,停药了。宣告和妈妈和解,和过去和解,和这个世界和解。真诚的笑终于爬上了冷若冰霜的脸,那笑,和朝阳一样美!她的女孩曾经发微信动情地说:“蒋老师,您知道吗?您之于我就像沙利文老师之于海伦凯勒,是拯救生命、是重塑灵魂。”短短两行字,却有千钧重。那是10年的陪伴啊!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虐心牵挂,是无数次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纠结,是静静躺在QQ、微信里的几十万条消息。当然,更是多年后回忆时无愧于心的坦然。
她是一线最常见最普通的教师,每日淹没在如山的琐事之中,时而抱怨,也时而跺脚,甚至说要“摆烂”,但从不曾忘记从事教育的初心。她坚信: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信赖、尊重,让每个孩子都有灿烂的微笑!”
花都小学——陈勇
陈勇,自2006年从事教育工作,迄今16个春秋冬夏。2020年8月她来到花都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她十分感慨10余年时间里,教育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美丽的校园呈现在眼前。这一切,不禁让她回想起才参加工作时的迷茫与求索。
面对低矮破旧的教学楼、泥土地面的操场,一度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产生怀疑。那时候十分缺乏名师的指导、战友的协作,大多数情况要靠自己摸索、自己感悟,偶尔隔着窗户向老教师“偷学”一点技术。来到温江,有幸在较长的时间里,得到严丽老师等名师的指导,使教学能力和班主任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名师的启发下,她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育思想,逐步摸索出“管理有限自治,班务逐步自主,行动充分自觉”的治班理念,引导孩子们逐步参与班级管理、实践班级工作、帮扶其他同学,一起成为“诗书向美,求真向善”的好少年。
“攀良师之巅,我还在半山腰,但我没有停下脚步,因为更美的风景还在更高处。”
——东大街一小 唐秋桔
站在讲台这方略显狭小实则广阔的方寸之地,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她只是一名平凡而普通的人民教师。用奋斗的十年向我们诠释着教育人的成长之路。
初为人师怀揣敬畏
教育从来都不是轻松的职业。唐老师说她永远记得刚来东一时的情景,学生可爱,同事和睦,但作为新手,心理却满是担心:哪怕每天备课到深夜,课堂中的每一句都写进了教案,依然担心上不好课,管不好学生。何故如此,是对教育的敬畏,敬畏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更以感恩之心和虔诚、如履薄冰地爱岗敬业。
孜孜不倦悄然成长
正因为敬畏,所以热爱,因为热爱,唐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认真拜师“学艺”。她说自己太幸运,东一是个有爱的大家庭,学校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太多太多,他们经常毫无保留的教她,从数学老师那里学习教学技巧,从语文老师那里学习管理妙招。鄢光文校长,徐和琼老师,邓小华老师除了常常帮助她问诊课堂,还带她一起开展教育科研,有行动、有想法、有记录。期间,唐老师参与了市、区多个课题研究,论文、微课、教学设计等荣获市一等奖和区若干奖项,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区教学能手。对一名教师而言,所谓“十年磨一剑”,指的或许就是在平凡的教学路上不断汲取智慧、借鉴经验、获得成长,从而在教学的第一个十年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全面提升。
坚守初心扬帆起航
来到教育的第二个十年,唐老师已成长为学校的一名教研组长。对学生,依然如母亲一样关爱,用严与爱包裹着他们;对同事,像当初师傅对她的那样,毫无保留的分享。怀揣进取心,以归零的心态虚心学习,继续在下一个十年扬帆起航。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爱,我愿沉浸在孩子们的内心,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位孩子……”
——永盛中心园 兰小红
十六年,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历程,是在为乡村教育徐徐不断地垫石铺路的岁月;十六年,是童心未泯的美好,是耕耘,亦是获得。
兰小红,一位外柔内刚的幼儿教师,在永盛中心幼儿园任教已有十余年。我相信,任何人对她的初次印象,一定少不了“多好的青春模样”。究竟是怎样的魔力让她能一如既往地持续散发“十八岁的活力”呢?用她的话说,这个秘密便是:我用自己心里最纯净的部分去滋养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焕颜。
自2006年进入到永盛幼儿园,越过春秋,跨过冬夏,时光向前蹒跚,不变的是她陪伴孩子们一日复一日的温情。幼儿园里,几乎每一个小朋友见到她,都会亲昵地称她为“老师姐姐”。这四个字背后,渗透着孩子们对她极致的喜爱和漫溢出的信任,同时,也包裹着她与孩子们之间相处的万千故事。
在教学中,她崇尚自然教育,致力将孩子还给大自然,让其在大自然中尽情吸纳天地灵气,感受万物生长的奥秘。兰老师坚信幼儿“有吸收性的心智”,自主、独立、相信孩子有能力,是她所奉行的儿童观,她身边的同事也都耳濡目染,在教育的观念上纷纷向其靠拢。
在温江
像他们一样走过十年教育生涯的人还有很多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十年来的变化吧
“桃李满园竞芳菲,碧血丹心写未来。”
——鹏程小学 黄敏
“幸运地在温江教育这棵大树下,生根、发芽,自己在不断地成长、成熟。”
——东大街一小 刘祎
“众生平等,生命值得尊重;以爱为先,适性发展。”
——特教学校 牛红丹
“把自己变成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
——政通幼儿园 易晓凤
“温暖有爱,教养有度,让孩子在有温度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柳岸锦城园 游丹
“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万春中心园 李莉
“聆听孩子的声音 静待花开的芬芳。”
——光华瑞泉园 于银
感谢过去的十年
有各位老师相伴孩子们的成长
青春 正当时
心怀教育梦想
未来 诚可期
肩负温江教育人的使命
明天
二十年教龄的老师们
又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呢
敬请期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温江区光祈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