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你村委会的卫生搞得很好,我通知全乡的村干部来你们村委会参观学习!
凉山州昭觉县县委常委、
县纪委书记沙马木机与吴明川亲切交谈
吴老师,明天有省委领导来你们村考察督促工作,你代表村委会作一个工作汇报。
昭觉县比尔乡党委书记马杰对吴明川说
吴老师,你们村作为昭觉县比尔乡唯一一个示范发展村,你认为在巩固脱贫成果和特色发展上该怎做?
吴老师,你代表比尔乡综合帮扶队接受昭觉县XXX县级部门的采访。
吴老师……
一个瘦小的身影,一位来自温江区教育援彝的综合帮扶队员,精神抖擞、激情满怀,连轴式地完成着一项又一项、甚至是远远超出他作为“四治专员”工作职责的工作任务。
白天他和当地村两委干部一起,奔忙于田间地头、工地学校、农家圈舍,走村入户与贫困老百姓亲密交流,了解情况,制订脱贫方案。
晚上挑灯夜战,夜以继日地完成着一项又一项脱贫软件资料任务。在援彝脱贫攻坚工作中践行着“温江精神”。
一起来看看
吴明川老师是怎样完成
教育援彝这张“答卷”
闻令而行 赴凉攻坚
2018年2月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凉山腹地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温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并对脱贫攻坚工作作了明确的指示。
2018年6月
四川省委省政府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闻令而行,集全省之力,挑选了各行各业的精兵强将,奔赴大凉山那片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的主战场,投身于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
吴明川就是其中一员,并担任了昭觉县比尔乡以火波主村的“四治专员”。
大凉山
贫穷、落后、愚昧、交通闭塞、卫生脏乱、陈规陋习······这些负面词汇似乎曾是他们的标签。
然而,通过这两年来的扶贫攻坚工作,吴明川见证了现代文明在那里的发展和变迁,感受了彝族同胞们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坚韧和决心!让他对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他自己的理解与敬重。
这一路走来,脱贫帮扶的历程虽然很艰辛,他时时也感到了肩上神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但他在过往的帮扶日子里却也收获了太多弥足珍贵的感动和温暖。
艰苦卓绝的帮扶历程
1
自立自理 行动示范
古人云: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特殊的地域和环境中,扶贫工作者自我生活的安排自理,一日三餐的自我保障,不仅仅是应有的基本生活能力,其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也能够潜移默化的感染当地老百姓。
这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力,既是扶贫的内容,也是扶贫的阶段性目标,其价值和意义更是深远的。
然而,尽管他在行前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现实的情景还是给了他强烈的心里冲击。
他所帮扶的村不通公路
村委会是借用农户私人的房子
煮饭、吃饭、办公、开会
全都拥挤在那20来平米的房间里
村委会不通生活用水、没有网络、
手机信号时有时无
桌子就是唯一的办公设施
每十天才能
到几公里之外的乡上买一次蔬菜……
初到之日,目及所至,
此情此景,一夜无眠。
然而,两年来的扶贫工作,最难的,不是条件的艰苦,也不是专业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远离家人和朋友的孤独和寂寞。
而是当他目击彝族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凝视彝族老百姓期盼、渴望的目光,内心油然而生的是作为综合帮扶队员那份责任和担当,唯恐不能尽本分、履职责。
凭着他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从内心深处对扶贫工作的那份情怀,他积极调整心态,转变角色,以主人翁的精神潜心投入到他从未涉猎过的农村脱贫帮扶工作之中。
他自己出资到县城购买
水管、水龙头、电线、插板等材料
和村委会干部一道将生活用水接通
打扫规整
将闲置已久的办公电脑
安装投入使用
开挖土地
自己动手种植蔬菜
一铲一铲
平整出门就是坑洼的坝子
走村入户、上山下地
了解村情民情
滑动查看更多
挑灯夜战
写计划、订方案
在一步一步的丈量中
在一字一字的行间里
拉开了他扶贫攻坚的序幕
2
(二)坚守初心 躬身垂范
为了肩上的那份责任
为了他的初心和梦想
为了践行他出发前的承诺
和内心的那份情怀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他快速转变角色,
与村委会干部共商共议
制定脱贫帮扶路线图
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01
一是加强党的阵地建设
他积极联系县级帮扶单位和自己原单位,完善办公室设施,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
两年来,他充分利用原单位和自身的人脉资源,为所在村委会支部活动室捐赠文件盒、打印纸及相关党建设备3000余元。
逐步规范了党建月会、党支部例会、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会议制度,并完善了相关会议资料。有力推进了帮扶村的党支部建设,加强了党支部在脱贫攻击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是坚持思想意识引领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
两年来,在帮扶地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他协助村委会和乡党委认真落实思想意思引领工作,召开大小会议100余场次,现场培训60余次,参会群众达800余人次。
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三是认真开展农民夜校活动
协助村委会干部,并亲自主讲,坚持每月至少2次,多则4次的农民夜校的活动开展。
两年来,共计开展农民夜校活动60余场次,参加人数达2800余人次。
涉及内容主要有:安全住房、教育卫生、禁毒防艾、法律法规、移风易俗、四好创建、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国家方针政策等。
通过系列的农民夜校活动开展,使广大村民在思想认识、政策宣传理解、产业技术掌握、移风易俗等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02
大爱无言,仁爱无声。
作为综合帮扶队员,他积极响应“暖冬行动计划”、助力贫困户家庭种植养殖业发展、关心帮扶贫困户生病养老、 解决贫困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困难、鼓励贫困户孩子学习进步等。
他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270000余元,自己出资给贫困户捐赠生活用品、学生学习用品、产业启动资金、鸡苗、村委会办公设施等7140余元;联系亲朋好友以购代捐土豆、花椒、土鸡、山羊等农牧产品21900余元。
03
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而繁重。加班加点、挑灯夜战,通宵达旦、节假日不休已成为他的习惯。
比如在2018年9月中旬至2019年元月20日这4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
2019年10月11日至20日期间,为高质量完成脱贫迎检工作,他连续10天工作时间超过17个小时。
10月20日下午4时53分,当凉山州脱贫验收组验收离开时,他已累得瘫倒在床、头晕目眩,半个多小时才缓过神来,稍作休息后才赶往县城洗了一个热水澡。
值得高兴的是,该村脱贫验收的结果得到了凉山州验收工作组的高度评价,县委领导和乡党委政府决定将他所在的村列为“示范发展村”进一步发展。
04
产业发展是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他积极配合
乡党委政府、工作队、村委会
进行产业发展项目推进
并亲自参与种植工作
另一方面
分利用自身人脉资源
开发产业项目
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
他积极协调、精心策划
借助专业技术人士资源
通过对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结构、
地理环境、土地资源规模等因素
进行充分论证和市场调研
努力探索金银花种植、山药种植、
羊肚菌培植、渔业养殖、黑山羊养殖等
产业发展项目
以企业投资、集体出资、农户自筹资金
相结合的融资方式
以企业牵头,提供种苗、
确立专业技术团队、全程监控过程管理、
负责销售种植养殖产品的经营方式
初步形成了“供—管—销”一体的
“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
村级产业发展思路和模式
充分利用村委会周边零星的空余土地
自己动手栽种白菜、萝卜、莴笋、辣椒、
蒜苗、豇豆、丝瓜等蔬菜
一方面解决驻村期间的生活保障
另一方面是引进外来蔬菜品种
采用小面积试种
带领老百姓丰富蔬菜种植
为之后老百姓家庭蔬菜种植和发展
获取第一手资料
微田园
收获感动与温暖
苦也好,累也罢,那都不是事。在扶贫的日子里,他坚守初心、负重前行,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收获着感动和温暖。
感动的是
感动的是
感动的是
感动的是
感动的是
感动的是
······
吴明川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我们百年战略目标,这一民生大事注定会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全民一心,共建共创,共谱脱贫攻坚绚丽华章,作为一个参与者,见证者,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使命!
为亲力亲为的吴老师助力加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温江区光祈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