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温江区光祈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艺术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暨区级开放活动。
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刘定滨,成都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主任张杰,成都师范学院教授肖素芬,温江区人民政府副总督学李彦康,以及区政府责任督学、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近2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总督学叶红,名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名山区部分幼儿园,崇州市街子镇金梦幼儿园,大邑县韩场幼儿园和光祈幼教联盟组幼儿园到场观摩指导。
走进幼儿园
光祈小小艺术家们的美术作品立刻吸引了来宾们的驻足欣赏,充满童真的灵动创作,展示了孩子们强大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在艺趣厅,稚声合唱团、舞蹈艺趣团的孩子们用歌声和舞蹈演绎了园歌《我爱光祈幼儿园》,温馨愉悦的场面展示出祈幼师生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呈现趣园之乐。
教师们的非洲鼓演奏《红山果》精彩十足,变化多样的击打技巧将教师的艺术素养展现地淋漓尽致。
大班孩子们的奏乐活动展示《在钟表店里》、《小红帽》童趣盎然,让来宾们看到了艺术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成果。
中班歌唱活动《太阳喜欢》
青年教师张玲煜执教了游戏化集体教学活动中班歌唱活动《太阳喜欢》。
以“逛果园”的游戏情境贯穿活动全程,各环节环环相扣、自然过渡,直观地让来宾们感受到教师如何通过游戏化的策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学会演唱歌曲,发展幼儿的艺术核心素养。
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温江区光祈幼儿园副园长方娟汇报了“幼儿园艺术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方娟围绕本阶段研究目标和内容,详细阐述了本阶段研究进程及主要活动,通过图片和案例直观地呈现了课题主要研究成果,以及课题取得的成效。
参研教师分享研究收获
参研教师林晓庆以“游戏化美术材料的提供支持幼儿表现与创造”为题分享自己的研究收获。
林晓庆从对游戏化美术材料的理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研究中的反思与困惑三个方面展开分享,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向大家介绍了游戏要素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的策略。精彩的汇报分享,体现出幼儿园对儿童发展的关注,突显出祈幼课题研究的专业与创新,为教师实践研究提供强大的前进动力。
专家点评指导
成都师范学院教授肖素芬、成都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主任张杰分别为本次课题阶段汇报及活动进行了点评指导,并对课题阶段汇报和活动的开展予以了高度评价。
肖素芬教授肯定了幼儿园课题阶段研究的成果和成效,游戏化的艺术活动带给幼儿的愉悦感,让幼儿真正地“趣享童年”。同时提出:游戏和艺术之间最重要的是感受和体验,游戏活动中应继续深度融合作品和情境,将游戏精神、游戏要素和音乐要素联系在一起,发挥出艺术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价值。建议在目前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内容扩大到艺术的广度方面,以助于课题研究的完善。
张杰主任指出幼儿园展示的活动与课题研究完美结合,体现出幼儿自由、自主性,活动过程性,以及游戏精神的愉悦性和想象性,与幼儿园艺术活动的游戏化实践研究十分贴切,范围划分清晰,研究具备科学价值,策略和案例也有很强的操作性。建议思考怎样在游戏活动中既能体现目标性,又体现孩子体验过程中的愉悦性,要形式多样,还要兼顾到儿童个体,研究是否能进行更多的挑战?还应该进一步建立更加聚焦的研究立场。
猜你想看
放学别走!先点个「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