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办园,用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
——武汉智周蓝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军
周少军:1990年毕业于孝感市师范学校,后于1993年在孝感市师范专科学校(现湖北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进修,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小学教育。2002年,周少军辞职,开始全身心投入民办幼教事业,先后在乌鲁木齐、武汉、宜昌、孝感创办了12所幼儿园,现在有直营园10所,分布于武汉、孝感及宜昌市。
一
我原来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15年前,由于我不习惯体制内工作和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在旁人诧异的目光中,我毅然砸掉铁饭碗,踏上了开创民办教育事业的艰难征途。
那时,自砸饭碗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没了工作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迷茫。我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而我迈出艰难创业的第一步,还得从乌鲁木齐开始说起。
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北麓,为了寻找建园地址,我每天凌晨起床,穿行在大大小小的街巷,终于将整座城市的幼儿教育情况了解了一个清澈透底。不间断地了解和考察,使我脚上磨起了一层厚厚的茧子,好在最后考察一所幼儿园时,我无意中获悉,该园承包合同即将到期,园方正在寻找合适的投资者。
获悉消息,我首先想到是,既然自己从事过多年教学和管理工作,眼下又在寻找投资场地,我何不接下这所面积达1000多平米的幼儿园,自己在乌鲁木齐先行开创事业?
主意打定,我迅速与对方签订协议,拿下了此园。幼儿园接下后,为了节省开支,我身兼数职,既是园长,又是保育员,还是电工兼门卫……不过,好在经过短短半年的艰辛运作,我顺利让各项工作步入了正轨。
但是,幼儿园稳定了,我却发现了一个很大问题。做过多年教育工作的我知道,尽管目前这所园运转正常,但我发现管理却是粗放式的,既没有科学性,也没有系统性,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一个保姆式的幼儿园,根本谈不上是一所品质园和规范的幼儿园。另外,运作幼儿园的这段时间里,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幼儿教育和中学小学教育截然不同。我心里清楚,自己这样发展下去,只能生存,而无从发展。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我所希望,也不是我的初衷。我的目标不应停留在这个初级阶段。
我知道,要发展就要学习,所谓“思想决定高度”已被实践反复证实。哲人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因此,我决定将幼儿园托给他人管理,自己前往外地“充电”。
二
2002年,我来到了民办幼儿教育最为发达的广东,开始学习优秀的办园经验。此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我认识了珠海市一个幼教集团的园长。这所幼儿园建在海边,环境优雅,也是广东省示范幼儿园和十佳民办幼儿园。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我投入全部精力,考察了深圳、广州、珠海和贵阳四地近200多所幼儿园,同时和园长们深入探讨了民办幼儿园如何选址、定位、营销管理,以及怎样在市场环境下,成功运作一个高品质的幼儿园等等问题。这一年的考察,让我眼界大开,也是我思想化蝶的一年。由此,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幼儿教育的深刻内涵,思想也得以彻底解放。
这近一年的考察,也让我明白民办教育大有可为,而要想办好幼儿教育,必须走专业化道路,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会在中国国情之下,开办有特色的幼儿园。
学习考察结束,2003年我来到了武汉,并通过选址,创办了在汉的第一所幼儿园。一年之后,我运用所学知识,在武汉光谷创办了第二所幼儿园。但是随着幼儿增多,教职员工增加,新的管理难题又接踵而至。比如:服务质量标准、教职员工流动、薪酬设计不合理等等……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教学内容选定和安排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幼儿园的服务质量和教学质量由人的因素体现,所以,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怎样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有效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就成为摆在我面前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了。
因此,人才的引进和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另外,幼儿园如果没有专家指导,也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以后,在教育局相关领导的介绍下,我认识了原武汉机关育才幼儿园的徐园长,我将办园思路、办园模式、办园目标和她进行深入、坦诚的沟通后,徐园长有感于我的真诚和对教育的奉献精神,爽快地答应在我们这儿负责教学工作。
随着她的加入,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和师资培训,终于有了一个新高度。此后,我陆续聘请了武汉首届十大名师胡家凤园长,市教科院彭淑珍老师和陈红梅、喻文博士,进行师资培训和家长讲座。同时,他们通过深入各分园,替我把脉问诊,终于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朝着系统化、规范化、品质化的方向迈进。
尝到甜头,我更加意识到引进人才的重要性,求贤若渴的我,随后又聘请了武汉市的一名幼教专家——前武钢集团幼教处负责人胡燕园长,担任我们集团的总园长,这使得集团在品牌建设和文化建设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
一直以来,我始终信奉“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在合理回报的基础上,更注重社会效益。因为,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就是对人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一个过程。当家长怀着殷殷期望,将自己的宝宝托付给你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宝宝的未来托付于你了。这是一种何等信任的托付。所以,我倡导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健康、自信、和谐、发展的幼儿。”
我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科学办园,并根据自身情况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才是幼儿园的长青基石。为了不断强化管理,进行标准化操作,近年来,我结合多年管理及办园经验,在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了两本、共计6册、操作性很强的《蓝迪机构操作手册》和《幼儿园5S操作指南》。该书从“机构的管理文化、规章制度、规定、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常规、考核标准”等七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机构的管理体系和模式,详细制定出幼儿园全面的操作流程,使得各个岗位的员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每时每分钟该干什么,干到什么样才是合格的;与此同时,我还制定了严格的监督机制,成立了由两位专家负责、共计10人的督导组,每周深入各个分园,进行检查、督导、师资培训和园长培训等,使得各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
现在,蓝迪教育机构结合园长的管理特点,将“诚信、高效、严谨、创新”这八个字的企业文化,已深深植入幼儿园制度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幼儿园的管理特色。
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蓝迪教育机构才得以稳步健康发展。现在,集团在武汉、宜昌和孝感市已有十多所幼儿园,开设班级113个,可容纳幼儿3500余名,拥有教职员工近500人。这么多年来,经过蓝迪人的辛勤耕耘和努力,我们有5所幼儿园被评为“市一级幼儿园”,一所园被评为“市一级示范幼儿园”,蓝迪教育机构分园也荣获湖北省“放心食堂”,武汉市民政局“诚信与自律”先进单位,武汉市教育局“先进教育集体”,洪山区卫生先进集体,分园共计6次荣获所在区“先进幼儿园”称号,曾被东西湖区政府、教育局推荐,代表该区2次接受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疾控中心、湖北省卫生厅、武汉市教育局联合检查组检查,并得到一致好评。为此,多名园长6次荣获“优秀园长”,一名园长荣获“武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同时,蓝迪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更是硕果累累,多名老师的优质课,不仅荣获湖北省一等奖,幼儿参赛项目也多次荣获国家级、市级、区级各类奖项100多项。
坚定、感恩、执着、平凡,这八个字诠释了我的人生,虽然岁月就像捧在手心的沙粒,想抓紧却无奈从手心流失,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有一样它是流不走的,这就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幼教事业的坚定信心。
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对待员工和家长,民办教育终将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块坚实地基,我们也终将会用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