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懂感恩有担当的人。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状况:每天上学、放学途中,有的孩子轻松自在走在前面,家长跟在后面,帮孩子背书包、提袋子;有的年迈的老人家,气喘吁吁地抱着孩子,却没有听到孩子的一句“谢谢”。在孩子心中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仅如此,家长也许会看到孩子在日常交往中自私、霸道的一面,、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以下这篇文案也许可以给各位家长一些启发。
在户外活动时,家长可以让孩子感受太阳提供的温暖和明亮、花草树木制造的清新空气和优美环境,引导孩子要爱护和珍惜自然界的一切,感恩美好的生活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感受,从而在心中培养孩子感恩之情。例如:早晨入园或下午离园时与老师和小朋友说“早上好”或“再见”。晚上回到家,家长要多与孩子们聊天,分享一天里发生的事情,从而引入感恩话题,在轻松的交谈中,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爱,加深对感恩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教育孩子保持社区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家里或幼儿园,看到地上有果皮或纸屑要捡起来扔到垃圾箱,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重身教重言传,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在生活中可以把“谢谢”“辛苦了”常挂在嘴边,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其次,家长可创造条件多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鼓励孩子助人为乐,在实践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每个家庭需要重身教,重言传,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长要利用各种时机,在孩子的心底播种善良种子,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孩子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与人为善。家园教育合力,共同用心观察,用心了解,用心引导,让孩子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孩子们必定会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父母。
END
供稿 | 陈运娟
编辑 | 钟倩瑜
审稿 | 李玉珍
审核 | 于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