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
立秋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导语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广州市第二幼儿园中五班的张老师,今天是2021年8月7日,二十四节气之立秋。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跟随张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立秋吧。
二、立秋习俗
这是一段由夏天向秋天过渡的时间,风会渐渐转凉,树上的叶子也会开始慢慢变黄。
立秋到了,小朋友们可能会问:“为什么秋天来了,天气还是这么热啊?”这呀,也许是我们正好遇上了“秋老虎”。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立秋不落雨,二十四只秋老虎。”古时候可没有像现在这样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多经验、常识都是古人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观察大自然,从而总结出来的规律。
古人发现如果立秋当天没有下雨,那么在接下来的二十来天里,太阳就会继续发威,人们就会觉得还是和夏天一样的热,那么,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秋老虎”。
如果立秋当天下了雨,那这个秋天就叫会被做“顺秋”。人们常常会用“一场秋雨一场凉”来描述顺秋的景象,而顺秋以后天气也会越来越凉爽,因此又有个成语可以描述这样的秋天叫“秋高气爽”。
立秋当天,这在民间的习俗里叫“啃秋”,也叫咬秋。人们习惯去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一起吃,在农村地区,人们不光会啃西瓜,还会啃香瓜或玉米,这啃秋是迎接秋天的一种仪式,也是庆祝丰收的一种方式。
小朋友们会写秋天的“秋”这个字吗?左边是禾苗的禾,右边是一个“火”字,有稻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时节,棉花、稻谷、玉米、芝麻等作物成熟,农民们忙着采摘棉花、收割粮食,这就是秋收啦!随着时间的变化,你一定可以发现秋天在树叶里、田野里、荷塘里藏着的小秘密。
三、立秋美食
不论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吃喝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夏至要吃暑羊,冬至要吃饺子。那么在立秋应该吃什么呢?有的地方“啃秋”,有的地方吃“渣”,那么我国大江南北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呢?
1、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
2、杭州吃西瓜、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北京“贴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4、山东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5、天津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6、台湾吃龙眼肉。
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7、南京“啃秋”。
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
秋天天气逐渐寒冷、干燥。适合立秋后吃的养生食物还有莲藕、南瓜、雪梨、银耳、赤小豆等,下面分享几道适合小朋友们吃的养生菜。
1、淮山肉末蒸蛋
2、莲藕玉米骨头汤
3、百合青豆蒸南瓜
4、赤小豆粥
5、雪梨银耳糖水
6、清炒菠菜
结束语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的立秋节气美食篇就分享到这里啦,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家给宝贝准备丰盛的佳肴,祝愿小朋友们身体棒棒哦。我们下一节气再见啦!
.
供稿:张 婧
编辑:姚益龙
审稿:张琪珊 李玉珍
扫码关注我们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田园 乐园 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