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趣横生
——大三班班本课程
· 课程缘起·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沉睡一冬的竹笋们也按捺不住生长的渴望,纷纷从湿润的泥土中探出毛茸茸的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一日午后的闲适时光,我带着孩子们漫步在幼儿园的小径上,享受着春日暖阳的轻抚。行至那片郁郁葱葱的小竹林旁时,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瞬间如林间跳跃的音符般响亮起来……
“哇!那边的竹子好漂亮,碧绿碧绿的!”
“老师你看,是竹笋诶!”
“哇,好多的竹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竹子”不正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吗!我们抓住孩子们的兴趣与疑问,“故事”由此产生。
· 课程实施·
01
“寻竹”之迹——趣识
初遇竹笋
为了让孩子们对竹笋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利用家园之间的桥梁,鼓励爸爸妈妈带孩子们一起去周边山坡的竹林里寻找笋宝宝吧!为了让孩子们和春笋有更亲密的接触,家长们带着孩子走进竹林,大手拉着小手,探寻竹与笋的秘密。
“竹笋长在深山里,需要用锄头用力挖,才能把笋挖出来。”
小朋友们在大自然中去寻找“竹”,观察竹,一幅幅照片记录下的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的完美融合。
02
“探竹”之秘——趣探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孩子们发现了更多关于竹笋的秘密。星期一,孩子们带着自己挖来的竹笋和把自己调查到的竹笋的小知识带来班级,开始了讨论与分享。
话聊竹子
“竹子有那么多名字啊,毛竹、斑竹、佛肚竹……真是太有趣了!”
“原来竹子在小时候叫竹笋呀!那我们吃的是小时候的竹子啦。”
通过调查发现:笋有多种类型,形状、大小不一,笋长大后会变成竹子,笋可以做成油焖笋、笋干肉等多种美味佳肴。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对竹和笋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知道了竹、笋有不同的品种,不同品种的笋有不同的颜色及竹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寻笋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笋从哪里生长,笋长什么样子,对笋有了相对丰富的前期经验。
主题脉络图
根据孩子们的填写的调查表,我们查阅并寻找了关于竹与笋的各种信息,设计了这份“竹趣横生”课程故事主题脉络图。
竹子知多少
竹子是树吗?
让我们来比一比吧~
“竹子中间有一个洞,大树中间没有洞。”
“大树摸起来很粗糙,竹子摸起来滑滑的。”
“大树中间有一圈一圈的。”
?
?
?
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了解了竹子的结构及生长过程。
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孩子们了解到竹子的地下茎是横着长的,有很多节而且很密,在节上长出许多根和芽,这些根和芽又会在秋冬季节开始新的生长。更了解到竹子最开始的几年一直是在向下扎根,到第四年开始以惊人速度猛长、知道了原来竹子也会开花。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直观地对比观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孩子们发现竹子不是树,是属于禾本科,是一种巨“草”。
竹子写生
小朋友们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竹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认识竹子的种类。让我们把眼中的竹子画出来吧~
孩子们通过观察尝试用流畅的线条表现竹竿、竹枝和竹叶。大胆添画树叶和其它物体,丰富画面。
看,小朋友画的竹子十分的可爱,他们造型各异,形态万千。
绘本故事分享
在绘本的世界里,我们会发现更多关于竹子的故事哦,一起去欣赏吧!
笔下的竹,静谧美好。
孩子们通过观察尝试用流畅的线条表现竹竿、竹枝和竹叶。大胆添画树叶和其它物体,丰富画面。
03
“品竹”之味——趣享
剥笋
孩子们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再亲手进行剥笋体验,知道了竹笋剥完之后是一股清香的味道。还发现了剥完之后的笋是有一节一节的,慢慢地越来越细。
竹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切开看一看吧!
晒笋
暴晒
晒竹笋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了劳动带来的收获,激发了她们的劳动热情和不怕困难的个性品质。
04
“玩竹”之乐——趣创
学习竹竿的摆法
“竹子可以怎么玩?”
“和谁玩?”
成为了小朋友们讨论的新话题。
“我们可以搭建攀爬架玩。”
“竹子可以用来跳竹竿舞。”
“竹子可以用来套圈玩。”
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竹子形式多变,无论是竹筒、竹筷、还是竹竿都能够作为游戏的材料玩出不一样的花样。
激烈的讨论充满了整个教室,小朋友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提议把自己的想法用笔“表达”出来。小朋友们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把自己想到的都画了出来。
生活中常见的竹子除了能为我们带来日常便利之外,它还能给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呢?一起来看看吧!
竹竿舞
开合,开开合,我们一起跳起来!
“跳竹竿”也叫“打竹舞”,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这一具有魅力的传统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班本课程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集体合作的魅力。
套竹圈、投壶
竹游戏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一起体验传统文化中别具一格的套竹圈和投壶游戏,现场欢呼声、呐喊声不断。
竹筒接力、挑竹篮
通过前期对竹子的探索,我们的家长也投入到了我们的课程中,为我们带来了一些竹扁担和竹竿,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竹节人
竹节人作为一种传统玩具,给许多人的童年带来了无尽乐趣。它通常是由竹子或类似材料制成,形状像一个小人,通过线绳拉动在台面游戏。
通过游戏促进了幼儿手指精细动作能力的提升;大胆猜想与主动尝试、比较与有序探索;在游戏中的自主制定规则并遵守规则的意识。
竹编乐
通过竹子游戏,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和思考。竹子原来可以这么好玩,那竹子还能用来做什么呢?
“我看到过竹子做的椅子!”
“我还看到过竹子做的篮子呢”
”那这么硬的竹子是怎么编成篮子的呢?”
因此我们开启了一段竹编之旅。我们将编织好的竹编作品装饰在教室里,孩子们可以随时都能看到他们的劳动成果,满满的幸福感!
竹筒画、竹叶书签
在了解了竹子的特征之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画笔把自己所看、所感、所思描绘了出来。
小朋友们变身小小设计师 ,在竹筒上作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们在幼儿园竹林采来的竹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塑封起来后挂上流苏,就是一张张属于他们的书签啦!
· 反思与展望·
大自然赋予了孩子们无穷的探究欲望和学习机会。在本次主题活动中,我们有效地开发挖掘身边的竹资源,将竹文化带到孩子身边,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探寻竹子的生长秘密、游戏乐趣、文化熏陶。孩子们身处于“竹的世界”,在实践中“探竹”、在运动中“玩竹”、在游戏中“变竹”、在学习中“品竹”,在竹的世界里遨游、成长,享受无穷的快乐!
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感受自然,在自然中学习,又在自然中思考。他们通过探究、不断积累知识经验,不仅了解竹子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竹子的作用,竹笋的秘密……在观察和分享的过程中,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了情感体验。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收获着幸福,也收获着成长。孩子们对“竹子”这个话题兴趣盎然,我们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继续探索下去,《“竹”趣横生》未完待续…..
编辑|徐老师、小陈老师
审核|园长妈妈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