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city walk
[
“谁咬了我的额头”
]
——大七班课程故事
秋天是一个藏有许多秘密的季节,大自然用它奇妙无穷的力量扮演着课程本身,让孩子们的观察力、探究力、审美情趣以及自然情怀无限延伸。沐浴着秋日的暖阳,我们踏上了去追逐,去邂逅治愈心灵的自然漫游。
part.01
谁咬了我的额头
“哎呀,哎呀,好痒啊。”
“我也是,我也是,好痒啊。”
“可恶,到底是谁咬了我的额头啊!”
岁月静好的漫游时光被突如其来“包”所打破,孩子们瞬间化身为小小侦探,搜寻着“凶手”的蛛丝马迹,作为受害者的我也加入其中,和孩子们一同开启了一场探索之旅……
从户外回来以后,孩子们还在喋喋不休的猜测着凶手:
小杰:我觉得是蜘蛛,因为我刚刚在户外用手抓了一下蜘蛛,没多久就被咬了,肯定是它的兄弟们来找我复仇了!
天天:应该是西瓜虫,因为我在户外见到非常多的西瓜虫,爬起来可快了!
贝贝:不可能!凶手一定是会飞的虫子,才能咬到我们的额头。
朵朵:那我们再回去看看吧!凶手肯定还在那里!
对于凶手,孩子们有着无限的猜想。隔天,他们带上了自己的搜寻工具,放大镜、尺子等重返案发现场,势必要将凶手捉拿归案。
他们有的负责观察,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丈量,默契的像一个专业的团队。并将自己所发现的线索与同伴们进行共享,这一次他们发现了更多的嫌疑凶手:蜈蚣、蜜蜂、白蚁等等,就在大家为谁是凶手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谁也没想到凶手居然真的重返案发现场。
孩子们通过确认相同伤口的方式确定了凶手。居然是一只花蚊子!
深爱户外大自然的我们总不能每天都喂给虫子美美饱餐,深受虫虫荼毒的孩子们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娇嫩的皮肤,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贝贝:可以打农药,把虫子杀死。
朵朵:可以喷驱虫液,夏天的时候虫子多,每次出去我妈妈都帮我喷驱虫液。
最巧的是,大徐老师刚好在幼儿园的群里发送了一条下午会在菜园打除虫剂的信息,于是下午3:30我们准时到达目的地。
遗憾的是下午到场以后并未发现有人正在除虫,但我们却在角落里发现了除虫工具……
孩子们虽然年龄较小但生活经验却很丰富,主动向我分享喷雾器的使用方法,计划A的落空也并未磨灭他们的积极性,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孩子们达成共识,决定自制驱虫液,既能让全班小朋友都能使用,又经济实惠。于是,一场自制驱虫产品的项目活动由此展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我请孩子们与家长共同调查关于驱虫液的小秘密,孩子们将自己查阅和收集到的信息带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我们共同将内容进行提炼与归纳。
part.02
自由组队
在聆听了孩子们的分享后,我们对调查表的可实施性展开了讨论,并进行投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实验配方,最后,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选择,形成实验小组。
本次实验共成立了5个小组,各组成员商量确定本小组名称,并以此作为标记;然后,每一位小组成员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分工,有小组长、材料收集员、记录员等,虽然进行了分工,但是分工不分家,实验的完成离不开组内每一位成员的努力。
收集制作材料
确定分组后,我将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请他们自己根据调查表中所需要的材料自行讨论并分配本组实验产品所需要的材料。
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家长们的配合,隔天孩子们就将自己所负责的材料准备好了带过来,在小组长们清点完材料后,我们开工啦!
开工大吉
孩子们开始对照设计步骤图,尝试进行制作。
在制作驱虫水的实验过程中,孩子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桂花香皂组的香皂没有火融化,由于在室内进行实验,考虑到安全问题,我引导孩子们用热水代替火放在容器下帮助香皂融化;
薄荷酒精组没有研磨的容器,我引导孩子们在班级搜寻可利用的材料,最终用玻璃花瓶和木棍作为研磨的容器。
孩子们根据调查表初步完成了驱虫液,在制作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诸多问题,但是始终坚持探索,一次次地分享、讨论、调试中,最终制作出了驱虫液。整个实验主张“以幼儿为主”,教师平行介入,以参与、引导、帮助、支持为手段,与幼儿共同进行操作探究,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形成科学探究思维、养成科学探究习惯、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驱虫液是否有效果呢?于是,小朋友们将自己的成果带到户外进行了验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验证的吧!
幼儿反思与评价
实验结束后,我们与孩子们进行了活动反思与评价,请他们自主反思实验失败的原因。
孩子们猜测,水太多,比例错误,材料太少,香皂没有用等原因,通过调查后我们得知香皂的含碱量较低,对驱虫的效果较差,因此这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
实验成果展示——驱虫液店开业啦!
除此之外,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驱虫液与我们户外游戏点自然材料区进行联动,用自然材料搭建平台进行驱虫液的售卖。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最典型的特征。幼儿对虫虫的兴趣并未从驱虫液后消退,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深入的探索虫虫。
part.02
虫虫研究所
(一)虫子都生活在哪里?
朵朵:白蚁生活在树上,他们还会啃树皮呢。
墨墨:蚯蚓生活在地底下,因为他们会翻土。
贝贝:西瓜虫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小雨:蜘蛛生活在树叶上。
前期漫游经验的铺垫,激活了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帮助他们快速的回忆和梳理课程的过程。
(二)虫子的种类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虫虫的秘密,我请孩子们与家长一同调查。
通过调查孩子们了解了虫子的种类有害虫和益虫,益虫会帮助农民伯伯保护庄稼、捉虫,还能采蜜酿蜜……而害虫则会伤害庄稼、树木、吸血、传播细菌……
(三)虫虫存在的意义
1. 维护生态平衡
2. 作为植物的授粉媒介
3. 支持农业的发展
4. 为一些动物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5. 作为药物、染料等用品
(四)幼儿编创
孩子们还为虫虫编创了一首诗歌,用稚嫩的语言将自然漫游中的所见、所闻表征出来。
虫虫之歌
大七班全体幼儿
小瓢虫 像飞机 一口蚜虫吃嘴里
小蜜蜂 采花蜜 甜甜蜂蜜暖心里
小蜗牛 背着壳 一步一步往上爬
西瓜虫 弯着腰 身体像在做早操
萤火虫 像灯笼 一闪一闪亮星星
蚯蚓蚯蚓土里藏
天牛天牛称大王
小朋友 别淘气 别拿虫虫当玩具
自然漫游真神气 快来一起做游戏
孩子们在近距离观察昆虫的过程中产生出新的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拓展到班级区域中。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疑问继续探索,进一步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科学了解昆虫,真正爱护益虫。
part.03
关于自然漫游节
在自然漫游的日子里,也发生了很多偶发的事件……
“麻绳事件”
小杰在漫游的过程中不慎与西南操场中的麻绳发生了摩擦,小杰说是因为麻绳的颜色和泥土是一样的,所以他没有看清楚就撞上了。为了避免更多的孩子受伤,小杰主动提出要用鲜艳的线把原木色的麻绳给包起来,提醒后续在场地进行游戏的小朋友们。
“喜鹊今天来了吗”
每次自然材料区游戏点的材料收纳好后,孩子们总会发现地上遗漏的核桃、玉米粒等自然农作物,张老师提议让他们洒在泥土上,会得到处理的。张老师的本意是想通过大自然的力量作为肥料,不曾想“螳螂捕蝉喜鹊在后。
孩子们撒完玉米粒后发现喜鹊跑过来将玉米粒当作美味的零食,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巧合,但是经过孩子们的观察后发现,每当我们开始收纳整理材料的时候,喜鹊就会卡着点到树上准备享用他的可口零食。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仿佛被大自然格外偏爱,他们和自然之间有着一种天然和谐的脉动,孩子们在自然中寻找成长的坐标,享受自然带来的别样乐趣,当然,自然的奥秘远远不止如此,希望我们都能够在“自然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儿童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
并不是盲目地行走与探索,
他们遇到的“灯塔”需要我们精心设置。
一开始,两盏“灯塔”之间的距离会很近,
之后,距离越来越远,
他们学会了自己发问与探索,
并主动寻找下一座“灯塔”。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丰城东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