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在充满生机的幼儿园里,有一棵曾经枝繁叶茂的树,不知何时,它渐渐失去了生机,枯萎了。这天,工人叔叔带着工具来到幼儿园,准备砍掉这棵枯树。正在进行户外自主游戏的孩子们看到这一幕,兴奋不已,纷纷围了过来。听着锯子嗡嗡作响的声音,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惊讶。
于是,一场关于木头的探索之旅就此开启……害怕浪费的我们跟工人师傅们交接好,将这颗枯树放到户外区域里,以便孩子们日后进行探索。
寻木
《关于木头我知道》大调查
回到班级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我们鼓励孩子们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利用书本和网络对“木头”进行前期探索,并使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请宝贝们把自己的探索结果记录下来。第二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问卷来到幼儿园,一场热烈的“汇报大会”开始了。
“木头是从森林里来的,木头可以燃烧。”
“木头是圆柱形的,木头可以做成桌子、板凳,还有我们玩的积木也是木头的。”
幼儿园里的木头
午饭后我们一起去散步,发现幼儿园有好多木头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中的木头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发现用木头制作的物品可真多啊,那其他地方呢?小朋友们回到了家里也进行了一番寻找……发现家里的门是木头做的,筷子也是木头做的,椅子是木头做的,桌子也是用木头做的,还有好看的大白菜都是木头做的….
探木
前期基于对木头的调查了解,小朋友们对树木更加感兴趣了。孩子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大自然的追随者,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风一沙都能引起孩子的驻足,激发孩子的兴趣。因此,我们决定通过结合我园的自然本土课程《艾山森林日》活动对大自然里的树木一探究竟。
在出发艾山之前,我们将全体幼儿分为6组,每组发放一张《树木大调查》调查表。孩子们在走走停停中兴奋地叽叽喳喳。
“快看,这棵树开满了粉红色的花,这是桃树”
“这颗绿色的像三角形一样的是松树,它的叶子像一根尖尖的针”
“有长长头发的是柳树”
孩子们边走边观察树木的种类以及树的形状、叶子,回到幼儿园后在班级进行了总结,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艾山植被丰富,更直观感受到了“木”原生态的魅力。在寻找树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闻一闻、摸一摸。
“这棵树闻起来香香的,像肥皂味道一样。”
“我觉得这棵树闻起来没有味道…”
“这上面有很多的木刺。”
“树皮上有很多的凹槽,坑坑洼洼的。”
通过闻一闻、摸一摸,孩子们知道了每种树都有他的味道和纹理。
根据树皮凹凸不平的特点,我们组织幼儿在树荫下进行了美工活动《树皮拓印》。孩子们高兴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惊讶地发现没有一块树皮的纹理是相同的,就像每个人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
孩子们在走走停停中还捡了许许多多形状各异的树枝,与橡皮泥结合在一起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来欣赏一下吧。
通过此次艾山之行,回到班级我们向孩子科普了树的结构。纵向来看,树木由树根、树干、树枝和树冠组成;横向来看,树木由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组成。
在观察树桩的时候,有的孩子提出了疑问。
“这上面一圈一圈的是什么?”
“哇,好像一个蜗牛线哦!”
“这个看起来好像一个迷宫。”
各种奇思妙想的回答层出不穷,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两位老师跟随孩子的脚步,开展了一堂科学活动《年轮的秘密》。
知识科普:树桩上的圈圈就代表大树的年龄,这些圈圈就叫做年轮,每长一年就多一个圈,代表一岁,圈圈越多就证明这棵树越老。
“为什么这些年轮都不一样?”
“是啊!有的年轮很粗有的年轮又很细,还有歪歪扭扭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现原来年轮宽、浅说明阳光、雨水充足,窄、深说明天气冷,变形不规则说明树木这时受伤了。
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年轮的含义及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了解了年轮生长与气候的关系。《指南》中要求“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年轮作为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蕴藏着一定的教育价值:既反映着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又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关系。所以当幼儿在活动中时发现年轮并产生极大的好奇和兴趣,教师应对幼儿在活动中所产生的科学问题予以重视。
在观察木桩的基础上,孩子们记录下了年轮的形状,有的是一条条不规则的线条,有的是是蜗牛一样的螺旋状,有的又像山坡般的纹路,有意思极了! 再添画上一些花草装饰,漂亮极了!
每次散步看到大大小小的树,孩子们的问题就特别多,比如这棵树有多粗呀?如何知道这棵树有多粗呢?孩子们说我们可以用工具来测量。
“那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呢”
“美工区的毛线!”
“我们还可以拥抱大树。”
就这样,孩子们分组去操场上测量树围了。在借助自然物测量时,孩子们在潜移默化地在测量工具间进行着比较,逐渐理解测量物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工具长,数量少;工具短,数量多。有的小朋友每测量一段长度后,就用黑色记号笔在树上点一下作为记录,他们告诉其他孩子,测量时要注意首尾相连,中间不能有空隙,否则得到的结果不准确。
皮亚杰曾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逐步理解测量概念、掌握测量方法,从粗浅的测量到掌握如何准确地测量,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也是经验的再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是自主、愉悦、极具探究精神和创造力的,他们从中收获的不只是“测量”的数学概念,更是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以及源源不断的探究精神……
“老师,幼儿园有几颗这样的树?”李沁珂在测量完树围后问我。于是一场浩大的数木统计拉开了帷幕。
初统计: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也许20棵?40棵?100棵?对于这次树木统计,小朋友们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分组分区域进行统计。只见他们拿着纸和笔冲向各棵树旁,认真的记录了起来。有的小朋友直接趴在地上写写画画,有的一边走边用手指数数边记录,有的嘴里念念有词,有的几个人扎堆你一言我一语的记录着……
经过统计汇总,幼儿园里一共有樱花树、柳树、法国梧桐、桑树、玉兰、海棠、石榴树、山楂树、杏树、苹果树、梨树、龙槐爪这12种树。
但是在数量上有了分歧。于是我带着她们回教室分享了各自的统计结果。玮琪说:“我刚刚数了樱花树,一共有37棵。”文清说:“不对,樱花树有31棵呢,我都数了2遍。”
再尝试:由于上次统计的数量不准确,我向大家集思广益,栋梁说:“我们可以用玩具去统计。给每一颗同种类树的树枝放上一个玩具,最后回收玩具,再数一数玩具的数量就知道有多少树啦!”最后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益智锁上,因为大家觉得它既轻巧又方便挂在树枝上。
经过最终统计,幼儿园里一共有樱花树110棵、柳树1棵、法国梧桐8棵、桑树1棵、玉兰3棵、海棠4棵、石榴树1棵、山楂树3棵、杏树1棵、苹果树2棵、梨树2棵、龙爪槐2棵,共计138棵树。
“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别的班的小朋友也了解到幼儿园的树木呢?”张可欣提出疑问。后来孩子们决定一起绘制一份“幼儿园树木地图”。我们通过幼儿园的全景照片,了解到幼儿园建筑的基本构造;通过一次次的实地数数、标记、验证,终于完成了属于我们幼儿园的“树木地图”。
“数学认知”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既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本次有趣的测量、统计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自测量、统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让幼儿掌握了正确的测量和统计方法,同时还让幼儿感受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更好地为幼小衔接作准备。
玩木
木的沉浮
为了进一步探究木头,我们进行了木头的沉浮小实验。
材料准备:一盆清水;木块、木片
我们的猜想:
实验ing:
将木块、木片放到水里,观察结果
将木块、木片压到水底,再次观察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所有的木头都浮起来了。我们发现无论是木片还是木块,无论用不用手压它,他都是会浮到水面上的。
于是我们知道,利用木头的这个特点,可以造船、竹筏等当作水上交通工具,以及落水时抱住木头来求生。
钻木取火
钻木取火是一种古老的生火方法,它利用摩擦产生的热量点燃易燃物质。但是钻木真的能着火吗?孩子们半信半疑的,亲自操作一下就知道了。
孩子们通过亲身操作得出了一个结论,钻木取火需要耐心和一定的技巧。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打火机或火柴来生火,但在没有这些工具的情况下,钻木取火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树皮造纸
木头除了制作我们找到的木制品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高老师:“纸好像也是木头做的诶。”
天赐:”那木头是怎么变成纸的呢?”
瑶瑶:“木头那么硬,纸那么软,怎么变啊?”
那硬硬的木头是怎么变成软软的纸的呢?我们一起动手试试吧!经过锤树皮,纸浆倒入水中,搅拌,舀起纸浆,晾晒这些工序,宣纸就制作完成了。
宣纸晕染画–夏日荷田田
水彩笔画出荷叶的形状,然后用棉签沾水向四周晕染开来,画上荷叶的茎以及小蝌蚪,这样一幅好看又有趣的晕染画就完成了。
孩子们欣赏着自己造的纸创作出来的美丽的作品,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和自豪。
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
在前期过程中了解木头,对工具上有了一定认识,知道木头可以制作很多工艺品,那这些工艺品都是用了哪些工具呢?我们给孩子讲解了各种木工工具的使用办法,孩子们对制作工艺品的辅助工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认真制作中
作品完成了,一起来欣赏吧!
好玩的跷跷板1.0版
一次我们散步到松鼠之家,看到之前我们存放在这里的枯木,各种奇思妙想开始了。
子甲:我想到了一个好玩的办法。
雨桐:“是什么好玩的办法?”
子甲:”我们可以玩跷跷板游戏。”
雨桐:”可是这个木头有好多突起的地方呢。”
子甲:”我们可以用锯子把它锯掉呀!‘’
于是董泓毅他们迅速去班里拿来了电动锯,开始动工。不断调试方向,最终成功锯掉。
潇奕:“不过我们现在好像还跷不起来,怎么办?”
雨桐:“我们可以去找个东西,放在木头的中间,这样木头就可以两边动起来了。”
潇奕:”那我们去找材料吧!”
他们找来一个框子,尝试后发现框不是很合适,容易被压扁。天赐提议用轮胎试试,轮胎可以,且两个轮胎高度正好。孩子们在亲自尝试中进行对比,最后选择合适的材料,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在孩子们眼里“跷跷板游戏”也变得比它本身更好玩了。
好玩的跷跷板2.0版
在玩的时候,小朋友们说隔得屁股疼,明岳说:“我们安上个座位吧”于是孩子们把木头抬回班里,选了两块大小相当的木片,那么怎么安装呢?泓毅提议用锤子将钉子敲进木片里固定到跷跷板上,可是就在即将动工时,潇奕发现木头两端不平整,会导致座位不容易固定。明岳灵机一动说:“我们可以用刨子进行打磨。”在刨的过程中会不断调整角度,还要加大力气。当他们认为平整了就停工了。接下来就是安装座位了,孩子们不停地敲敲敲,座位终于固定好了。抬出去试试吧,这样就不会隔屁股了。
整个制作的过程,每一次的推进都是源于孩子们的发现,而教师给予他们行动上的支持,在不断发现问题中有效促进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手部小肌肉的发展,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护木
护木宣传画
在课程的开展下,孩子们了解到了树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比如大树给我们制造了氧气,为我们遮挡烈日与狂风,减少了生活中的噪音……基于此,孩子们萌发了要保护大树的情感。
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倡议大家一起爱护树木,每一幅画都蕴含着孩子们对大树的美好祝愿。
课程总结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动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在探索树木的过程中寻找、交流、实验,在直接感知、亲身实验和实际操作中积累了更多关于树木的秘密。
过“木”不忘,告一段落,但关于木的故事还在延续,后续会发生哪些更精彩的问题?孩子们又会有哪些探索与解答?让我们一起期待吧!毕竟,孩子+大自然=无限可能!
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幼儿园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