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树是最常见的,晨间活动时,一场对话引发了小朋友们对大树的兴趣,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探索、揭秘吧……
我家小区里我看到了一棵特别高的树。
我摸了树皮,它很粗糙。
很多大树都长出来了新的叶子??。
我们用的板凳、桌子就是大树做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喜欢亲近大自然,有观察、探索周围事物、现象变化与发展的兴趣,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捕捉到中一班幼儿对“大树”的兴趣,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展开了对于“大树”的一系列探究活动。
健康领域:通过户外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语言领域:通过讨论和描述树木,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树木的观察和想法,增强语言理解和创造性思维。
科学领域:引导幼儿探索树木的结构、生长过程和年轮的秘密,测量树木的高低、粗细、大小等,增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自然观察能力。
艺术领域: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表达对树木的认识和感受,发展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社会领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为什么每棵树的叶子??都不一样呢?
老师,为什么有的树高,有的树矮。
为什么有的树叶是黄的有的是绿的,还有的是红的呢?
老师,幼儿园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树呢?
你一言,我一语,原来孩子们对树有这么多问题呀,那让我们一起做个调查吧!
通过调查得知最常见的有常青树、落叶树、开花树、结果树,小朋友们进行了总结归类,分享了自己喜欢大树。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树,那大树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小朋友通过直接观察、感知树由树枝、树叶、树冠、树干、树皮、年轮各部分组成。
1.树之多少
叶脉纹路
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小朋友们对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纹理有了一定的认识。
树皮纹路
寻树的过程中,小朋友对树上的树皮非常感兴趣,我们来摸一摸树皮是怎样的,再来画一画吧!孩子们发现幼儿园的树木种类特别多,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品种不同,纹理也不一样,有的树皮很粗糙,有的却很光滑,竟然有的树木还掉树皮呢!
他们急切地分享着自己的新发现。于是,我们为小朋友提供了白纸和油画棒让她们自由地探索,尽情地感受。
认识年轮
把树干打横锯开,露出一个横切面就可以看到面上一个个的同心圆,那就是年轮了。年轮,也称生长层或生长轮。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圆轮纹,通常每年形成一轮,每一轮代表一年。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通过看年轮就能知道它所处的环境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通过年轮上的疤痕就知道是在哪一年受过伤。
2.树之探究
树之测量
在统计和认识树的过程中,个别幼儿发现有的树比较粗,而有的树很细,有的高,有的矮,这时铭铭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园最粗最大最高的树是哪一棵呀?”铭铭的好奇心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幼儿园最粗最大最高的树是哪一棵呢?孩子们决定利用自己的方法和经验去测量、记录。
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孩子们知道测量树木需要统一的标准和工具。
树之年轮
孩子们对它感到陌生又好奇,他们触摸着大树的横截面,愿意用多种感官更加细腻地观察和发现年轮的“秘密”,孩子们通过观察讨论,记下年轮的形状,圈数。树在长大过程中,树干会形成一圈圈的纹路叫年轮,年轮可以显示一棵大树的生长情况,年轮很宽,就说明大树在这一年里长得很好。通过数它的年轮,我们就知道它有多少岁啦。
猜猜我几岁啦!
1.树叶
树叶粘贴画
每一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赋予了树叶新的生命。
叶子画
小小的手指,大大的梦想,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小手,绘画出不同形状的树叶,它们形态各异,五彩缤纷。
2.树枝
迷宫
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自主挑选形态各异的树枝进行粘贴,变成好玩有趣的迷宫,投放在益智区,他们玩的不亦乐乎。
树枝作画
树枝还可以做什么呢,孩子们积极的讨论着,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蕊蕊说:“树枝细细长长的,可以做秋千”。沫沫说:“树枝像我们用的画笔一样”。那树枝在哪里画呢?依依说:“地面不行,画完看不见。”这时岩岩说:“幼儿园有沙池,我们在沙池试试吧,说完他们就去沙池进行创作。
创意拼贴画
孩子们将树枝、圆木片精心排列组合,拼贴出独特造型:是一座小房子,一些可爱的小人,一辆小汽车等非常具有创意。
3.年轮
年轮,是树木历经岁月洗礼的见证,每一个同心圆都承载着树木的故事。孩子们绘画年轮时,就像是与树木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感受它们所经历的风雨和成长。
4.树之作用
家具
乐乐:“我家的床是树做的。”熙熙:“幼儿园的桌子、椅子、柜子、还有玩具也是树做的。”宸宸:“公园的椅子也是树做的。”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可大啦!它可以做成桌椅、书架等家具,陪我们吃饭、学习和玩耍。
造纸
在了解树的基本作用后,孩子们又有了新的问题:“老师,我爸爸告诉我纸也是大树做的?”带着幼儿的好奇老师又和孩子介绍了造纸术的步骤。
净化空气
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孩子们了解到大树还能大口大口地“吃掉”空气中的脏东西,把清新的空气送给我们。
防固风沙
在风沙来袭时,树木手拉手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保护着我们的家园。此时此刻孩子们对大树无比的敬佩和赞叹。
搭建积木
树木的作用不仅广泛,还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听!建构室的孩子们嘻哈一片,原来他们在创意建构呢。在幼儿园的建构区,孩子们用小小的积木开启了一场与树木有关的创意之旅。他们以天马行空的想象为笔,以形状各异的积木为墨,在搭建木块的过程中,他们懂得了合作,学会了创造,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随着积木的增高而不断生长,仿佛这些亲手搭建的“树木之家”,终将成为他们未来撑起广阔天地的坚定力量。
玩陀螺
户外游戏时,他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玩的玩具——陀螺。就看他们蹲下把缠绕好的陀螺放在地面上,当陀螺离手后,绕在手上的绳尾,迅速的向后一抽,陀螺就会沿着地面,水平的旋转前进,操场上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跳房子
小小的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戏正在热烈进行!孩子们用树枝精心拼搭出了充满创意的“跳房子”。他们欢快地跳跃在树枝拼成的方格间,笑声在空中回荡,每一步都充满活力与灵动;在这简单却充满乐趣的游戏里,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展现出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平凡的树枝在游戏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见证着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创意木头拼搭
“它是谁?该怎么玩呢”?班里来了新玩具,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它的名字。当小小的木块,遇上奇思妙想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精彩呢,请和中一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走进这奇妙的世界吧!
绘本
在绘本的奇妙世界里,孩子们与树木相遇。他们睁着好奇的眼睛,跟随一页页精美的画面,走进森林的深处,探寻树木的秘密。从破土而出的幼苗,到参天而立的巨木,每一幅图都是树木一生的故事。孩子们看到了树干的坚韧、枝叶的繁茂,懂得了树木无声的奉献——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庇佑生灵。阅读间,赞美之词在心底萌芽,他们惊叹于自然的神奇画笔,在幼小的心灵种下爱护树木、敬畏自然的种子,愿这些幼苗与树木共成长,同守这一方绿色家园。
介绍认养一棵树
下面有请中一班的闫沐宸小朋友为大家介绍认养一棵树——“彩虹”。
设计名片
介绍完大树,孩子们想让更多的人也认识大树,于是,老师帮助孩子们制作了大树二维码名片。制作完成后,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出去给大树挂上名片,瞧,幼儿园的大树现在有名字啦!
设计服装
春天到了,孩子们为了让认养的树漂亮一点,于是自发的为大树设计衣服。小手匠心,绿意萌动!孩子们用彩线编织,为大树设计“专属服装”。彩线交织成灵动纹理,缠绕间满是奇思妙想。在这场与自然的对话中,孩子们用质朴的材料赋予大树别样的生命力,让绿色的希望在指尖流淌,也在心中种下爱护自然的种子,待来日,同大树一起枝繁叶茂,共绘生态的多彩画卷。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是孩子们最好的活教材,为了留住这美好的瞬间,中一班的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制作了一本《你好,大树》的图书,后期投放在图书区,孩子们乐此不彼的进行翻阅。
(一)幼儿的发展
1. 通过参与课程故事《你好,大树》的各项活动,幼儿对大树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了解了大树的结构、种类、生长过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自然科学知识,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
2. 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大树的喜爱和理解,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师的成长
1.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收集、整理和筛选与大树相关的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多样、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这促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提升。
2.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求,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好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因为熟悉,所以喜欢
因为喜欢,所以探究
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发现孩子的发现、惊喜孩子的惊喜、探究孩子的探究,帮助幼儿不断建构新的知识框架,让孩子在持续探索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