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幼儿园大厅里新增的导览图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我们的讨论:
这是什么呀?
这是大班哥哥姐姐画的画吧?
好像画的是我们的幼儿园。
对呀!你看这是我们的操场。
你看这里是我们经常去玩的沙水区呢!
为什么要把画了幼儿园的画放在大厅呢?
这是南园的导览图。如果有客人第一次来我们幼儿园,看一看导览图就知道要去的地方怎么走啦!
导览图?是不是跟手机导航一样呀?
GUIDE MAP
对于“什么是导览图?”
“导览图怎么用?”“哪些地方要用导览图?”
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于是,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导览图的探索之旅。
驱动问题一:
什么是导览图?
我身边的导览图
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
俊俊:我家小区里有导览图,我们可以知道楼房分布位置。
新宇:我去公园的时候也发现过导览图。
欣瑶:我坐船的时候拿到过一张导览图,上面画了游船行进的路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的发现
在和爸爸妈妈寻找导览图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
有一些“不同”
有的导览图是固定放在一个地方大家一起看的。
有的导览图可以拿在手上边走边看。
有的导览图会有一个标记,表示我们现在在哪里,但有些导览图没有。
有的导览图上有路线,有的只有一个个色块。
有一些“相同”
01
所有的导览图
都会告诉我们
走的路线。
02
导览图上会把
所有的地方都
标记出来。
我们的收获
寻找身边的导览图时,孩子们获取了关于导览图的直接经验,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发现,并与老师、同伴一起梳理、总结导览图的构成要素,形成了新的经验。
当前位置的图标
不同图例有不同的意思
箭头代表方向
道路和建筑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驱动问题二:
导览图怎么用?
首先,我们尝试用哥哥姐姐画的南园导览图探索幼儿园。
GUIDE MAP
第一次使用南园导览图结束,
并没有想象中的成功
……
再一次集体讨论:
我在看导览图的时候我不知道每一层有哪几个班的教室。
对呀!图里都是一样的小椅子和小桌子。
是呀,看每一层导览图我们也不知道每个班有哪些好玩的?
要不我们重新画一画每一层的导览图吧!
我们可以先去每个班的教室看一看,这样就能知道各个教室里有哪些好玩的,我们再画到导览图上。
通过讨论发现,
幼儿园相似的长廊过多、楼层交错,
很难通过现有的导览图判断自己的位置。
于是,萌生了完善楼层导览图的想法。
再次探索……
我们的收获:
孩子是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进行探究活动的,因此我们鼓励孩子们以实地考察的方式参观幼儿园中的每一个教室和功能室,加深他们对幼儿园的了解。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体验发现的乐趣。
驱动问题三:
如何绘制导览图?
讨论1:怎么做导览图?
怎么把这么多的地方都画在导览图上呀?
我知道,可以画在一张大大的纸上。
那一个人画这么大的纸会不会很慢啊?
可以分开画,然后把画好的地点组合在一张纸上。
就像拼拼图一样!
GUIDE MAP
讨论2:做好导览图怎么呈现?
姚瑾:我认为导览图应该大大的,才能看的清楚。
嘟嘟:我认为导览图应该能拿在手上。
安安:导览图应该可以折叠起来,这样就能带着看了。
昀昀:我认为导览图应该放在显眼的位置,比如电视机边上,这样我们要用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啦!
“导览图绘制小队”出发啦!
出发前,孩子们围坐在通过儿童会议一起分配着任务:有的负责探秘各个教室的特色,有的负责确定方向和位置,有的负责记录……
小组任务完成后,孩子们开始了绘制
绘制完成后,孩子们对图标进行投票
投票结果
各班的图标产生啦!
小班
中班
中一班
中二班
中三班
中四班
大班
大一班
大二班
大三班
大四班
导览图制作中……
成果展示
在完成分层导览图的制作后,迎来了从青海远道而来的英英老师。孩子们邀请她来一同验证导览图的有效性,一起探秘南园!
再次尝试使用导览图
我们的收获
绘制幼儿园二楼的导览图时,孩子们在小组内自主分工、各司其职,保证了绘制路线图的任务高效、有序地进行。另外,空间方位认知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引导孩子们运用空间方位经验来解决问题,逐步提升他们的空间方位认知能力。
教
师
反
思
在认识导览图、使用导览图、尝试绘制导览图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空间方位的认知愈发清晰,运用愈发熟练。导览图展现在孩子眼前的是一张薄薄的纸,一个二维的图像,但是通过对导览图的阅读、观察和理解,能够了解图像中的很多信息。既符合孩子们的思维逻辑,又超出他们的阅读视野。既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又能提升他们的知识力。同时,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讨论、梳理、总结中习得经验、解决问题,不断促进自身的认知发展。
我们与导览图的故事还在继续……
请期待后续!
编辑丨中三班
审核丨吴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