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一日,在幼儿晨间活动的时候,睿睿在口袋发现了一个硬币,引起了其他小朋友关注,大家纷纷讨论了起来钱是从哪里来的。
爸爸妈妈赚来的。
超市的收银员给我们的。
捡垃圾换来的。
工厂里面印刷出来的。
教师发现
通过和孩子们的交谈,我发现孩子们对于金钱没有太大的概念。究其原因,现在买东西普遍都是手机上支付,使得纸币的使用频率慢慢变少,让孩子们对现金接触也越来越少。支付宝、微信扫码,这些数字无法让孩子们产生共鸣,模糊了孩子对金钱的概念,不利于孩子们接触社会、不利于正确消费观的养成。为此,我们开展了一场关于“钱”的奇妙之旅。
课程网络图
《纲要》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件,包括偶发事件中所隐藏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为此,我们根据这一教育契机生成了班本课程《钱币大探秘》
课程实施
?
?
1、钱币的秘密
?
1
货币的演变
小朋友们都知道现在的钱有硬币和纸币,那钱币一直是这个样子吗?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了钱币的演变过程。
中国钱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演变:由自然钱币向人工钱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由金属钱币向纸币的演变。
原来以前的人都是用贝壳买东西啊。
我在电视上见过那个金元宝。
有金色的、银色的,好漂亮啊。
好想看看以前的各种钱是什么样子的啊。
小朋友们激烈的讨论着,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钱币是什么样子的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们都觉得古代的钱币很神奇,可是带着出去买东西多麻烦呀,应该很重吧!没有我们现在的人民币好。小朋友自己带来了一些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币,来跟大家一起认识它们。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人民币上一个又一个暗藏的细节设计。
3
人民币的秘密
为什么人民币上印着毛主席呀?
因为毛主席在国际上有很大的知名度,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钞票。
人民币上印的是兰花、水仙花、月季花、菊花、荷花、梅花这几种中国传统名花。
不同的是背面,你发现了吗?
100元—人民大会堂;
50元—布达拉宫;
20元—桂林山水;
10元——长江三峡;
5元—泰山;
1元——杭州西湖。
?
?
2、钱币的创意之旅
?
了解了钱币的历史、认识了人民币后,我们将相关材料投放到区域,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关于“钱”的创意吧~
1
绘画区
认识了人民币,我们也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钱币,因此小朋友们开始讨论设计什么样的班币,那还等什么?动手画吧!
2
黏土区
3
建构区
?
?
3、钱币乐翻天
?
1
科学小实验《让硬币浮起来》
TRAVEL
小朋友尝试使用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大胆猜想并进行验证。
2
科学小实验《硬币存水》
通过实验小朋友初步感知了硬币上能存多少滴水,知道实验现象与水的张力有关,观察水滴的大小、形状变化,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
3
科学小实验《让硬币立起来》
借助手指力量让硬币立起来吧!
/////////
?
?
4、小钱币大用处
?
1
钱币的作用
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需要钱币,钱币具体需要用在哪些方面呢,应该怎么花呢?一起来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吧!
我跟爷爷去买奥特曼,需要付钱给别人。
我买蛋挞时,妈妈需要付钱。
我生病去医院看病也需要付钱。
妈妈说家里的水电费也需要付钱。
2
我的赚钱计划
经过讨论,孩子们发现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钱。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发现他们对于赚钱有着浓厚的兴趣,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我们决定制定“赚钱计划”这一活动。
3
我的挣钱行动
对于小朋友们的赚钱计划,我们进行了家园联动,家长们也积极参与,肯定并支持孩子的想法,帮助他们去实践计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朋友们通过自己劳动“赚”来的钱,迫不及待地走进超市,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买了些什么吧!
滑动查看更多
实践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为鼓励幼儿把学到的知识拓展,延伸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和付款,幼儿进行了“逛超市”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赚钱”的不容易,也知道了珍惜钱,不能乱花钱。
课程总结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本次课程来源于生活,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朋友们的自主学习再贯彻到实践中,让学习成为真学习。在课程的进行中,小朋友们随时都在萌生出一些问题与想法,根据小朋友们的兴趣点,我们也积极地延伸了相关的活动,在活动中知道了钱币从古至今的发展,了解了钱币在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及其使用价值。调查了不同商品的价格,并进行了自主购物,也知道了钱是爸爸妈妈辛苦赚来的,不能乱花钱,要珍惜钱,并学会合理计划地用钱,小钱币,大奥秘的课程在生活中会继续延续着,期待更多的钱币探索奥秘等着我们一起去发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都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哦!
-END-
撰稿|薛 兰
拍摄|黄晓红
制作|大二班
审核|周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