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土豆好像变成了绿色的,不再是太阳一样的黄颜色了。”
“那我们等会区域分享的时候,可以问一下其他小朋友,看看他们有没有知道答案的。”
圈谈活动中孩子们每人一个土豆,不时地嚷嚷着:“老师老师,我的土豆坏了。”“老师,你看看我的土豆怎么啦?”
“我的土豆外面是黄色,削皮后是绿色的土豆能吃吗?”
土豆都坏掉了吗?黑色的小洞是什么?能不能吃?哪些土豆不能吃?
经过新一轮的调查后,孩子们了解到表皮是绿色或者里面是绿色的土豆是有毒的,不能吃;发芽和坏掉的土豆也不能吃。而土豆上的黑色孔洞是土豆发芽的芽孔。
削皮切块的问题已经在反复操作中解决。孩子们又被另一件事情所吸引:为什么削了皮的土豆那么滑?带着这个疑问,孩子们开启了新一轮的寻答之行。
“妈妈告诉我,因为土豆里有水,水里有淀粉,所以很滑。”
真的是这样吗?那淀粉在哪里?淀粉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好奇地围着土豆看了又看,还拿来科学区的放大镜去寻找淀粉,可依然没有找到淀粉,于是失望地说:“淀粉在哪里啊?我怎么看不见?”
眼看着孩子们的观察陷人了瓶颈,我将放在一旁的洗过士豆的水摆在桌上请他们观察:“那你们看看这里能找到吗?”
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水下面白白的是淀粉吗?”“这个白色的水是不是淀粉?”
谁知道呢?怎么才能知道呢?
淀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从超市买来了淀粉,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大家猜测:沉淀在水底的白色物质可能就是土豆淀粉。
还有的孩子和爸爸妈妈通过上网收集到信息:淀粉遇碘会变蓝色。那我们可以用碘来验证一下土豆里面是不是有淀粉的存在。
第一步,我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碘——一种褐色的药物。
第二步,验证土豆里到底有没有淀粉。
根据科学知识判断:将碘涂抹在土豆上,如果土豆变蓝则土豆里含有淀粉。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碘涂在了土豆上,可他们发现土豆并没有变蓝,而是变成了黑色。当大家正失落的时候,源源无意中拿起了放大镜对着土豆看了起来,他猛然发现:涂了碘的土豆变蓝了,只是它不是天空的蓝,而是很深很深的蓝色。这一发现让他们惊喜不已——土豆里面真的有淀粉。
第三步,验证水里是否有淀粉。
碘真神奇!那就赶快试试洗过土豆的水里是否有淀粉。这一次的实验孩子们就轻车熟路了,他们在洗过土豆的水中加人碘,发现水也能变蓝。
经过三步实验,孩子们最后得出结论:土豆里面真的有淀粉,洗过土豆的水里也含有淀粉。由此孩子们也深刻体验了“含淀粉的物质加碘以后变蓝,不含淀粉的物质加碘不变蓝”这一神奇的化学反应。
上次实验结束后,孩子们对寻找淀粉的兴趣一直很高,除了蔬菜还有什么东西里含有淀粉呢?孩子们还有很多的疑问。于是,我们在班级科学区提供了碘,让他们自己带上想要试验的物品来验证。
幼儿园种植区的蔬菜、早点心的饼干和午餐的米饭等都被放在操作区里进行了一番试验。孩子们发现平时吃的藕、大米等都是含有淀粉的,并完成了淀粉实验记录。还有许多的未知等着他们探索。
对于土豆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探索的出来的“土豆片”和“土豆块”肯定也不能浪费,可以做什么呢?
“我放学去买的椒盐土豆块也是土豆做的,我觉得超级好吃。”
“我放学去买的椒盐土豆块也是土豆做的,我觉得超级好吃。”
孩子们的答案层出不穷,那怎么做呢?又要怎么完成呢?
孩子们各执己见,最终决定用举手表决的方式来选出要做的美食。就这样“炸薯片”高票通过。
对于亲身参与的孩子们我们也及时进行了后续追踪,针对“口味”“用到的调味料”“你和爸爸妈妈的分工”等进行了新一轮的圈谈。
“土豆的神奇之旅”是一个充满探索、尝试、查找、发现和表达的活动,是一个在行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增进经验的活动,是一个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来学习的活动。
文稿|大三班
拍摄|顾 雯
制作|张 佳
审核|园 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幼儿园集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