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那些事儿
午睡是幼儿一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着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指南》健康领域指出“3~4岁的幼儿在教师的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课程缘起
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充足的睡眠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障。对于幼儿来说,午睡质量的好坏同样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午睡环节,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幼儿在园午睡总是状况百出:“老师,我的衣服不会脱”、“老师,我找不到枕头了”、“老师,他踢到我了”、“老师,他抢我被子”、“老师,我尿湿了”等等,这不仅考验了教师的应对能力,其中还蕴藏着生活与教育的契机。
我的问题
SHOPPING 2023
(一)阶段一:三位教师齐上阵,初尝试。
葛叶萌从小班开始,午睡习惯一直不太好,很难入睡,或者很晚才能入睡。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后,达成共识——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一位老师单独陪伴葛叶萌入睡,让孩子对老师产生足够的信任。
科学摆放床位,葛叶萌的床调到相对安静的地方,缩小影响范围。保教人员分工,协助保育员照看幼儿午睡。
(二)阶段二:教师逐步退位,再尝试。
整体午睡情况逐渐好转,葛叶萌虽然自己不睡,但是不会发出声音影响别的小朋友,所以相对应好管理一些。
开展“我是安静入睡小宝贝”活动,增加入睡仪式感,何老师会讲睡前故事,以故事为载体,帮助幼儿认识午睡的好处、该怎样午睡等,丰富孩子们的认知经验。慢慢增加形式,让孩子不排斥午睡。
(三)阶段三:保育员管理午睡有提升。
有了前期的铺垫,何老师越来越放手,整个睡室的午睡情况有了好转,葛叶萌会安静地在床上等待何老师的安抚,但是何老师不会因为她而忽略其他幼儿,先安抚了大部分孩子后,再随机回应葛叶萌,每一次的安静等待,都会为葛叶萌竖起大拇指,效果显著。
在与环境、老师互动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及时反馈给了家长,促进午睡习惯的养成。
解决方式
案例剖析与解读
我园举行了保育教师工作案例分享活动,以案促学,以例促优,真正提升保育队伍工作质量与整体水平。活动现场,何老师用亲切质朴的话语从不同角度将自己工作中生动的事例和宝贵的经验娓娓道来,让我们听一听她对这个保育小故事的解读吧!
何老师: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对此,在纠正葛叶萌午睡习惯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过来,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陪伴她,有时拍拍她,后来增加仪式讲故事,更好地帮助她入睡。孩子在慢慢成长,午睡的习惯也在一天天坚持,我陪伴葛叶萌的午睡之路还在继续。
教师观察与支持:
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生长发育,同时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孩子怎样自主入睡,如何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通过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入睡前舒缓活动。饭后不能立刻入睡,可以有过渡阶段,其中包括:散步、阅读等,可以帮助孩子饭后消食,避免因进食过量,不消化而难以入睡。
2、睡前营造良好的入睡氛围。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幼儿更快的入睡,包括拉窗帘,班级室内光线调暗,除此之外提醒幼儿活动幅度小些,说话音量降低,孩子可以形成要睡觉了的意识。
3、及时表扬,夸大称赞孩子们的行为。当孩子们出现一些好的行为比如:衣服鞋子叠放整齐、自己躺好不说话等,一定要很开心的表扬出来,惊奇的说:“哇,某某小朋友衣服叠地超级整齐,而且不用老师提醒就已经躺好了,真不错!”这个时候就会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小朋友们会争相模仿,好的行为在夸赞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一日生活皆课程,一日生活皆教育。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在同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午睡是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虽然孩子们在该环节中遇到了各种“麻烦事”,但是通过我们此次关于“午睡”的话题的探究,孩子们在知识经验的碰撞中提高对良好生活习惯的感知和理解,共同营造温馨、有序的午睡环境。我们将在今后的午睡环节中继续从环境创设、家园合作、游戏渗透等多种途径继续开展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探究,从而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提高秩序感和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图文编辑|赵羽瑶
审 核|黄留华
签 发|吴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