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泡泡王国,
那里七彩轻盈,
每一颗泡泡,
都拥有着纯净、治愈的能量……
01
是泡泡呀
每到洗手时间,孩子们总是对洗手液里产生的泡泡爱不释手,挤出“泡泡液”使劲搓,哇~好多泡泡!
诺诺:为什么圈起来吹不出泡泡呢?
╱ 是泡泡呀 ╱
我想知道:
庆庆:泡泡都是白色的吗?
宸宸:泡泡水才能吹泡泡吗?
喻喻:泡泡都是圆圆的吗?
教师思考:
孩子是天生的探索家,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洗手时孩子们对洗手液的泡泡产生了兴趣,每次洗手都喜欢挤出洗手液搓泡泡,孩子们边搓边吹泡泡“还有哪里能看见泡泡?” “泡泡水怎么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教育目标,我们和孩子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02
泡泡在哪里
我们都在哪里看见过泡泡呢?
锦锦(4岁):我在河边玩看见了泡泡。
歆歆(4岁半):我在洗澡的时候有许多泡泡。
芸溪(3岁半):在洗衣服的时候,这是水,里面冒出泡泡了。
诺诺(4岁半):我洗手的时候见过泡泡。
梓瑜(4岁):我在广场玩的时候见过泡泡。
我的发现:
赫赫:泡泡有圆形的脑袋。
泓泓:洗手液的泡泡是白色的。
歆歆:泡泡软软的。
教师思考:
在孩子的世界里,出现泡泡的地方可以有很多,海边、河边、广场上、浴缸里……不同于成人固有化的思维,他们用眼睛观察世界、发现世界、探索世界,往往比成人的更加缤纷、多彩。他们会从自己的观察、感受里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03
泡泡研究所
神奇泡泡水
想要吹泡泡,我们都需要什么呢?
吹泡泡的神奇水!
洗手液、洗洁精、洗衣粉……
到底哪个能够做出泡泡水呢?
带着我们的猜想,
开始制作神奇泡泡水吧。
▲材料:洗衣粉、洗手液、洗洁精
洗手液+水
按两泵洗手液加上温水,再搅一搅
泓泓:洗手液+水,可以吹出泡泡。
洗衣粉+水
倒上洗衣粉加入温水
???用手搅一搅
锦锦:洗衣粉+水,吹得泡泡很小还少,都破了。
洗洁精+水
加入洗洁精和温水
慧慧:洗洁精+水有很多很大的泡泡。
我们的发现
洗手液+水、洗衣液+水、洗洁精+水制作的泡泡水都吹出了泡泡。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洗洁精+水吹出来的泡泡最多,洗衣粉+水吹出来的泡泡最少。
泡泡的形状
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晨晨:五角星泡泡器吹来的泡泡是五角星的。
林林:圆形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
祎娴:爱心的会有很多爱心泡泡。
究竟哪种猜想正确呢?那就动手试试看吧~
▲材料:泡泡水、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形、爱心形泡泡器
三角形泡泡器
冉冉、瑾瑾:三角形的泡泡器吹出了圆形的泡泡。
正方形泡泡器
桐桐、硕硕:正方形的泡泡器吹了圆形泡泡。
五角星泡泡器
丞丞、煜煜:五角星吹得泡泡也圆圆的。
爱心形泡泡器
宁宁、昊昊:爱心形的吹得也圆圆的。
我们的发现:
不管是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爱心形的泡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教师思考:
通过孩子们的实际操作,发现原来无论用什么形状的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始终是圆形的。学会积极观察身边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好奇、发现、思考、参与中获得知识,在探索体验中获得成长。这些发现、收获,不是谁告诉孩子们的,而是他们在自主探究中自然习得的。
04
呼呼呼 吹泡泡
自制泡泡器
欣欣:吹泡泡的水有了,还需要一根“魔法棒”。
旻旻:就是吹泡泡用的。
一一:是泡泡器。
宇宇:用什么做泡泡器?
晨晨:中间是空的才能吹出泡泡。
想要吹泡泡,还需要一个称手的泡泡器▼▼▼
设计泡泡器
宇宇(4岁):我想做一个正方形的。
诚诚(4岁):我想做成一个这样的。
喻喻(4岁):我想做一个爱心形状的。
宸宸(4岁):我想做个圆形的。
制作泡泡器
我们选了一些带有孔孔、洞洞的玩具以及什么都可以扭的扭扭棒,还有我们之前尝试的吸管制作泡泡器。
▲泡泡器
吹啊吹啊吹泡泡
泡泡水?? 泡泡器??,那我们一起去试试效果吧!
然而,吹泡泡的过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问题一:沾不到的泡泡水
宸宸、煜煜:我的磁力片太大了,沾不到杯子里的泡泡水。
宸宸:换一个小一点的泡泡器就能吹出泡泡了。
昊昊:把泡泡器放进水多的桶里也能吹出泡泡来。
问题二:泡泡变沫沫
锦锦:我的扭扭棒都湿了,吹了很多沫沫。换了吸管的泡泡器就吹出来了。
问题三:泡泡器太大了
冉冉:我的泡泡器太大了放桶里也沾不到水,我换了小的那一头就吹出来了。
问题四:泡泡怎么吹出来
宸宸:泡泡器要整个泡进泡泡水里,拿出来形成一层膜。
诺诺:像个小镜子。
丞丞:要轻轻慢慢吹,不然就破了。
涵涵:还得避着风,风也会把那层吹破了。
宁宁:泡泡到我手上了。
昊昊:风给我吹了好大一个泡泡。
霖霖(4岁):我沾沾泡泡水,用泡泡器吹出圆形的泡泡。
诺诺(4岁半):沾上泡泡液有一层透明的膜,要吹就吹出泡泡了。
欣欣(4岁半):我沾沾泡泡水用的泡泡器吹了圆形五颜六色的泡泡。
昊昊(4岁):用长方形的工具还有泡泡液、洗洁精吹出了圆形彩色的泡泡。
我们的发现:
老师买的泡泡器最好吹,我们的磁力片吹的泡泡也很多,吸管也能吹出泡泡不过它的口很小,泡泡又小又多。扭扭棒全湿了就不好吹泡泡了。
教师思考:
在探索“泡泡”的过程中,孩子是发现的主体,是探索的主体,老师是支持者、陪伴者。不断提供材料给他们进行尝试,充分让他们与材料进行互动,帮助他们更好的获得经验,顺应他们的想法,更好地助推和支持儿童,让活动得以拓展,从而生发不同的精彩。
04
泡泡艺术家
奇妙泡泡画
赫赫:泡泡吹完都飞走了。
晨晨:泡泡一戳就破了。
霖霖:怎么能把泡泡留下来?
启启:让泡泡有颜色,把泡泡捉住。
诺诺:泡泡吹到纸上。
在泡泡水里加入颜料,用吸管使劲吹,咕噜咕噜冒泡泡尝试在纸上吹泡泡,化身小小艺术家。
在泡泡水里加入颜料,咕噜咕噜吹泡泡,泡泡吹出来有颜色,把泡泡放在纸上,我们就留住泡泡了。
纸上的每一个色彩都是泡泡“爆炸”形成的。相信你也一定会爱上泡泡留下的深深浅浅、不同形状的奇妙色彩。
▲我们的泡泡画
泡泡画添画
赫赫(4岁半):这是向日葵,皇泡泡,这一片是我的彩色房子。
歆歆(4岁半):小兔子在浇花。
林林(4岁):绿色的叶子,红的花,橘色的橘子。
锦锦(4岁):天上的飞机,落叶和小鸟。
瑜瑜(4岁):红色的太阳,还有汽车。
╱ 泡泡艺术家 ╱
教师思考:
一闪而逝的泡泡引发了孩子们想要留住泡泡的想法,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需要动手动脑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孩子的世界是五颜六色的,他们喜欢丰富多彩的颜色。 在与泡泡的艺术创作中,彩色的泡泡落在白纸上就会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他们将各种颜色的泡泡轻轻放置在纸上,感受着泡泡的变化,体验创作的乐趣。
本文系昌邑市市立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昌邑市市立幼儿园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非常感谢您对昌邑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教育诉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都可以通过下方“市立幼儿园教育惠民一码通”留言,我们将及时予以反馈回复。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昌邑市市立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