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防溺水安全知识学起来~
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目前,河流、坑塘、景观水道等处表面结冰不厚,在冰上玩耍、行走时极易坠落溺水。为了坚决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请广大家长务必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对幼儿的教育和监护
1.告知幼儿冬季防溺水知识,根据自己孩子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能力。
2.居家期间,请您特别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和监护;幼儿要24小时不离家长(监护人)监管视线。
3.时刻提醒告诫幼儿不在有结冰的路面、水面上玩耍,以防摔伤和溺水事故的发生。
4.教育引导幼儿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江河湖塘边洗手、洗东西,不私自或结伴到结冰的河面溜冰、玩耍。
5.在做好自家孩子安全教育监管的同时,发现有其他孩子在水边玩耍、行走、溜冰,请及时劝阻并告知其家长,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二、教育孩子做到“六不”承诺
1.不私自下水或溜冰。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溜冰或打捞水中物品。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到河塘边游玩。
4.不到危险水域、沟渠溜冰、游玩。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溜冰、游玩。
6.不擅自下水施救。
同时,要教育幼儿学会科学求救,一旦发现有人落水要高声呼救或拨打110报警电话,立即寻求周边或家中成人帮助,不要盲目下水施救。
冰面上有哪些危险?
1.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非常大。
2.冰面的承重能力用眼睛是无法观察到的,不要用脚试冰面是否结实,一旦冰面破裂,会很危险。
3.在北方初冬、早春季节,由于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
4.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
如何预防冰面溺水?
1.加强节假日对幼儿的监护,不准私自或与同伴到冰面上玩耍、滑冰。
2.不去无安全设施如池塘、河流、水库以及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戏水、滑冰。
3.见到有人落水或掉入冰窟时,不可贸然施救,应高声呼喊成年人相助或报110救护。
4.野外水域冰冻的冰面情况不明,千万别凭经验判断冰是否结实。
5.不到设有“禁止下水(游泳)”标志的水域附近玩耍。
6.不到河塘、水库等危险的水域冰面上行走、玩耍、滑冰等。
7.发现伙伴去冰面玩耍,要及时提醒和劝阻,劝阻无效时,要立刻告诉家长或老师。
8.外出时要告诉父母:到哪里去、和谁一起、什么时间回来,严禁私自相邀外出玩耍。
9.提高安全意识,发现不安全因素或者险情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或者报警。
一旦发生意外,如何自救?
上岸后如手脚冻僵,应该回到温暖的环境中去,使冻僵部位的温度慢慢回升,千万不要在炉火上烤或者在热水中浸泡,那样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尊敬的家长朋友,幼儿安全工作需要家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希望您能教育幼儿切实提高冬季防溺水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幼儿的安全监护工作。
本文系昌邑市市立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昌邑市市立幼儿园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非常感谢您对昌邑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教育诉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都可以通过下方“市立幼儿园教育惠民一码通”留言,我们将及时予以反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