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扎染
-武夷旅游集团幼儿园中三班课程故事-
在上学期《纸巾晕染》活动中,孩子们从活动中了解到中国传统艺术扎染,纷纷提问扎染是什么,和纸巾晕染有什么不一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面对孩子们对扎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开启了扎染的探索之旅。
调查探究
经过与孩子们的讨论,决定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扎染知多少》调查表,去认识和了解扎染艺术。
在班里教师带领幼儿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视频等活动方式,让幼儿对民间扎染的起源文化、历史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扎染这项美丽的传统染色技艺。
幼儿了解扎染并欣赏完扎染作品,纷纷鼓掌表示喜爱,初识扎染,孩子们也产生了很多疑问,我们要怎样进行扎染呢?扎染的工具有哪些呢?在他们的讨论声中我们开展了一次有趣的认识扎染的教学活动。
了解扎染工具
孩子们的兴趣十分浓厚,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到扎染的世界,但扎染需要什么工具呢?
我们的对话
扎染需要用到很多颜色的染料。
也需要用到手套保护我们的小手。
还有皮筋,皮筋可以捆绑出美丽的图案。
还需要用水浸泡
我们了解到很多常见的物品都可以作为扎染工具,如白布、雪糕棒、夹子、剪刀、皮筋等等经过一番奇妙的组合,就能“变”出美丽的扎染图案。幼儿也纷纷在班级内寻找能够用来扎染的工具,有弹珠、棋、瓶盖。
扎染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带领幼儿主要了解几种易操作的方法。
捆绑方案
可以像折扇子一样折好并捆绑。
可以抓住一个角来捆绑。
可以对折后捆绑。
了解扎染步骤
随后,孩子们通过观看扎染视频,了解到扎染步骤是浸湿、捆绑、上色、剪开、晾晒五个步骤。
教师思考
教师小结:扎染对幼儿来说是神秘的,同时也是有趣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和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工具,支持他们去表现和创造。
设计扎染图案
孩子们有了前期经验的积累,对扎染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带着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开起了他们心心念念的扎染活动。美工区内,孩子们利用彩笔迫不及待的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扎染图案。
第一次尝试扎染
接下来,孩子们把染布浸湿之后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皮筋捆扎,或将染布揪起一点后用线绳扎紧,就会扎成同样大小的花纹,就是捆扎法。
问题
咦,我染的帆布包怎么没有图案显示出来?
怎么我们的皮绳有的没图案,有的图案不明显呢?
我们都是一步一步制作的,怎么会不一样呢?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找找原因。
教师思考
教师小结:第一次扎染,幼儿遇到最大的困惑是:扎染的图案不明显或未显现。幼儿发现问题并学会寻找问题所在,这值得被鼓励。教师和幼儿一起探讨了问题所在,并引导幼儿在课余时间练习绑皮筋,将皮筋捆紧。
第二次比第一次好看很多哦,只不过有些地方没染上颜色。
我的背面没染上颜色。
我的比第一次好看,也染出了想要的图案。
我的图案没染出来,看来是扎的还不够紧,需要多多练习才行。
教师小结:第二次扎染相比第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们遇到问题依旧是先反思问题所在,幼儿已经熟悉了扎染的流程,部分幼儿扎皮筋技能需要多加巩固。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然后的方巾进行成品制作,发挥扎染的价值。
第三次扎染
哇~好开心,我染的好漂亮。
晒干了可以制作好看的东西了。
我们捆绑皮筋的能力越来越好了,已经是个心灵手巧的小朋友了。
下次我争取自己完成,不需要小朋友帮忙。
教师小结
有了一、二次的前期扎染经验,第三次孩子们已经“熟能生巧”了,几乎不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将染好的作品制作成洋娃娃的衣服,部分幼儿制作成蝴蝶,扎染的作品得到了延伸,孩子的成就感满满。
课程总结
该课程跟随孩子的兴趣,以孩子为主体的原则进行展开。从了解扎染——体验扎染——成品制作中,孩子们层层深入,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实践这样的过程,培养出了创新精神。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孩子们也积累了许多有用的学习方法。希望此次课程能够在幼儿心中播种下“美”的种子,继续寻找并发扬扎染美。
图文供稿|龚妙慧
图文编辑|林晨越
初审初校|徐校林
复审复校|张 丽
终审终校|纪智娟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