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班课程故事
—咻—
整理水杯的“魔法”
缘起
在户外运动的喝水时间,
孩子们取放水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求助声,
孩子们遇到什么麻烦了呢?
我的水杯带子卡在车轮里了
我的水壶被绕住了,拿不出来。
老师,水杯好乱啊,我都拿不到自己的水杯。
看似很普通的水杯收纳,反映出的是小班幼儿在生活中最实际的发展需求——因为不会整理而出现了各种问题。教师抓住幼儿偶发性的关注点,跟随孩子的脚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整理的好习惯,于是孩子们的水杯整理记开始了!
我们的讨论
查找原因—为什么水壶放得很乱?
很多小朋友的水壶乱放。
他们都没有把水壶摆整齐,有的都倒下来了。
大家都放在上面,小推车下面很空,没有人放。
那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把水杯摆放整齐就好了呀。
讨论方案—怎么把水杯车放整齐?
我们的方法1
我们的方法2
孩子们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到底哪一个方法最好呢?
孩子们觉得把每个方法都试试看。
验证方法——哪一种最好?
01
男孩水杯一层,女孩水杯一层
经过尝试,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不太好。
孩子们经过实际的操作发现的问题:女孩水杯放一层,有的女孩的水杯放不下了。
发现的问题1
02
按高矮分类摆放
我们发现的问题2
孩子们经过实际操发现的问题:大家的水杯大都是矮矮胖胖的,一层放不下去,高高的水杯很少。
03
按颜色分类摆放
我们发现的问题3
孩子们经过实际操作发现的问题:水杯的颜色太多了,水杯车没有那么多层。
04
按小组摆放
这时有孩子提出了问题,分组分成几组呢?
水杯车有三层,分成三组
我是西瓜组的,可以按我们水果组分别放。
可是我们有四个组啊?
我们班级里还有一个小的小推车,可以一个组的小朋友放在小推车里?
可以呀,可用小推车,这样四个组的小朋友都可以放了。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决定分组进行摆放,草莓组一层、西瓜组一层、苹果组一层,葡萄组一层,并给每一层都贴上了水果标记。
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可以,水杯看起来很整齐,四层水杯的数量都差不多。
通过四个方法的验证,最终选出最适合的方法:分组摆放。
教师思考
对于“水杯怎么放整齐”这个问题,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很简单。这时,需要老师支持孩子去尝试、探索、验证,寻找问题的答案,由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自己去尝试讨论的四个方法,寻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每个方法出现的问题,进行比较、思考,最终找出水杯放整齐最适合的方法。
新的问题产生
水杯分类摆放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又再一次听到了孩子们的求助声。孩子们又遇到了什么麻烦呢?
老师,我的水杯拿不出来,被小推车的轮子缠住了。
他们拿水杯的时候,水杯上的绳子把我的水杯弄倒了。
孩子们发现有的水杯上有绳子,会缠住别人的杯子。还会挂在外面会被轮子缠住,也不太好看。那怎么样让水杯绳子整理好呢?
讨论的方法1
讨论的方法2
孩子们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决定把这些方法试试看。
方法一验证:把绳子取下来
没有了绳子,我的手上拿了别的东西就拿不下水杯了。
上学路上拿着水杯太重了,没有绳子背不了。
存在问题:把绳子拿掉,虽然水杯看上去很整齐,但是孩子们拿着不方便。
经过尝试,小朋友们都觉得这个方法不太好。
方法二验证:把绳子绕起来
好难绕呀,绳子总是掉下来。
我绕好了,但是绳子塞不进去怎么办呀?
看似简单水杯缠绕整理,在尝试的时候也是遇到各种困难,小班小朋友的动手能力稍微薄弱,那一起跟着哥哥姐姐学一学绕的方法吧!
经验分享:
大班的哥哥姐姐当起小老师,进行水杯整理的经验分享。
两根绳子变一根
一圈一圈绕起来
找到缝缝塞进去
分享完经验后,对于不会绕绳子的小朋友,哥哥姐姐还进行了现场指导,孩子们学得可认真了!
自主尝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朋友都能把自己的水杯绳子绕好,放整齐。水杯车摆放的更加整齐美观。
教师思考
幼儿在整理水杯的过程中学会了在发现、寻找、操作、验证、总结中解决问题。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从一开始的不会绕到想办法,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思考和操作。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孩子们在自己的探索学习中,并且利用大带小的方法中不断收获新经验,习得好习惯。
整理小达人
孩子们把水杯车整理得整整齐齐,有了整理的好习惯。在幼儿园除了水杯,方方面面都需要整理。看,孩子们在行动。
整理书架
叠衣服
整理玩具
整理椅子
《指南》中提到高质量的家园关系是双向互惠的,能够形成合力,促进儿童的发展。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将整理的意识传递到家庭中,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在家里
写在最后的话
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幼儿学会整理,养成爱整洁、做事认真等习惯,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自我服务意识,为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END-
图文|张 雯
审核|杜璟璟
发布|梁宜雯
南京市绿洲南路幼儿园
悦动向南
芽萌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