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入园时刻是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一日愉快情绪的开始,也是师生个别化互动以及实施各项活动的有效途径。如何将这每日短暂又重复的入园环节做的有价值、有温度、有意义呢?2023年4月26日,雨花台区一日生活优化组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第二次教研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们分成A、B两组,分别对绿洲南路幼和永安花苑幼的晨间活动进行观摩。观摩指导的老师们走进不同的班级,了解不同年龄段老师和孩子们的互动内容和方式,认真边观摩边记录,分析意义与价值。
观摩结束后,时光澔韵幼儿园杨姣姣老师带领全体组员学习《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4-6章,杨老师从适宜性是生活化课程的重要特质;生活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资源;生活化课程的编制与组织三个方面向大家分享,在理论分享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带班经验,使整场分享显得生动起来,也便于大家解读。杨老师提出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观察者和支持者,而不是引导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找到幼儿真正的兴趣点。
集体共学后,分别由永安花苑幼儿园、锦华新城幼儿园、灵动之星幼儿园三位老师就《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一书进行了读书心得交流。大家就书中提到的“适宜性”进行分享,并提出我们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在安全的环境下大力支持幼儿的行为;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从“目标、内容、活动、环境”中找寻真正适宜于幼儿的教育。
紧接着绿南幼、永安幼、华兴幼、锦华幼的四位老师就本园晨间接待的推进过程进行汇报,一张张清晰的数据图、一个个生动的视频都体现出老师们的认真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在研讨开始前,宛正妍园长指出老师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入园时的情绪;如何引导孩子真正的加入晨谈;不同年龄段的签到方式;晨间劳动内容的变化;开展的方式等。
老师们依旧分成两组,A组老师在梁宜文老师的带领下就“晨谈”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包括晨谈的价值、意义、做法;B组老师在朱荣老师的带领下就“入园”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研讨结束后,宛正妍园长进行总结,她提出要把早晨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真正的加入到晨谈活动,愿意说、有话说、能谈的起来;孩子入园后的签到要简单且可操作;晨谈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结合幼儿园的理念、课程目标来开展。
儿童为本,不是挂在墙上的一张纸,不是写在本上的一句话,是深深铭刻在心中的一道光。这道光驱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走进孩子、融入孩子,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分享着孩子的分享。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变革中求发展,在积累中求突破,我们一直走在前进的征途中……
撰稿:马琛
审校:董楠
发布:梁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