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所蕴含的全新教育理念,扎实推进新课标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新教材与新课标的有效融合及实施,积极探索基于新课标初中新教材的主题单元教学模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12 月 18 日,李沧区基于新课标初中新教材主题单元教学研讨会在青岛二中附属李沧学校举行,李沧区美术教研员战宁老师以及李沧区全体初中美术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新教材主题单元式教学课例展示
在教育教学不断追求创新与深度的进程中,主题单元教学模式以其整合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备受关注。青岛二中附属李沧学校周荣老师执教的七年级第二单元《城市名片》一课,生动体现了主题单元教学理念在美术课堂中的有效实践,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领略家乡之美、感受艺术魅力的大门。 整节课以学生生活的城市青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标志性建筑,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通过欣赏大师速写手稿和模仿大师绘画风格,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速写的基本特点,在小组讨论探究不同艺术家的速写作品过程中,理解了如何用线条变化表现城市建筑的结构与形态。教师示范与步骤讲解帮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线条知识进行青岛建筑名片的设计创作,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纷纷拿起画笔,他们用线条勾勒出青岛建筑的独特轮廓,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融入到每一笔每一划之中。
互动评课促提高
周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自我反思与评价。周老师认为自己在新授环节中,对于大师作品的欣赏和模仿这一环节时间分配上略有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可能对作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影响了对速写艺术的深度感受。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各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创作。
观摩课程结束后,来自青岛第六十三中学的张桂芳老师、青岛第三十一中学的李舜老师以及青岛第四十九中学的朱斌老师,针对当天的课例展开了深入的评课研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老师们建议在课程推进过程中,可以考虑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建筑背后潜藏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助力学生全方位领略家乡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城市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得以更充分、深入地彰显。就学生创作实践环节而言,老师们建议适当增添有针对性的速写练习,并强化相应指导,以提升学生对速写专业性的认知与掌握程度,进而让学生的速写作品更加鲜活生动、贴近真实,更富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进阶发展。
经验交流环节
青岛二中附属李沧学校的董诣卿老师,以《跨学科主题式教学赋能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探索与实践》为题,向与会老师们详细分享了学校在跨学科主题式教学领域的探索历程与实践经验。这一分享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全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以及 “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增进学科间相互关联,引领课程综合化实施,落实实践性要求” 等理念高度契合。
青岛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的刘涵老师进行了美术特长生辅导经验与策略的分享,其汇报内容围绕学生管理、专业发展、生涯指导三个关键方面展开。在美术特长生辅导实践中,刘涵老师运用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的专业发展策略,并给予学生具有前瞻性的生涯指导,宛如为学生们的艺术成长旅途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
科学引领明方向
李沧区美术教研员战宁老师为全体教师开展《基于新课标初中美术新教材主题单元教学实施策略》讲座。战老师深入剖析新课标,强调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特性。对初中美术新教材,她详细解读了以主题单元编排、涵盖多元内容以打破学科界限、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特点,并指出各主题单元教学资源丰富,教师应挖掘育人价值、精心设计活动。讲座尾声,战宁老师满含对教师团队的殷切期望,为教师们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成长建议。她指出,教师群体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时刻关注美术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信息,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培训以及教研活动,借此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水平。
学之愈深,知之亦明,行之则远。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宛如一座桥梁,成功地为教师们构筑起相互学习、交流与共同成长的优质平台,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潜藏的创新精神与教学热情,恰似一盏明灯,为初中美术教师的教育征程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坚信教师们定会紧紧把握此次研讨会所带来的宝贵契机,将其间所学、所感、所思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之中,坚定不移地踏上探索创新之路,携手并肩、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