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
行以致远
小学语文“教学评”研讨活动?
望远山而力行,
知得失而奋进。
2024年12月13日上午,李沧区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评”一致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在青岛哲范小学举行。教研员史超老师和全区四年级的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学思悟行、共促成长。
集备磨课 深研文本
课例观摩 教学有法
“好课”锋从“磨课”出。在“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单元主题引领下,最终以“祖国75岁,忆爱国人物——爱国志士推荐墙”为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落实三种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青岛哲范小学姜炜嘉老师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围绕单元要素,精准解构文本特点,从学情出发,搭建有效支架助力学。在初读环节,指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通过概括和串联来把握故事主要内容。基于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姜老师创设了符合主题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通过研读三个事例,抓住“哭诉”“训斥”“劝慰”等词语,结合背景资料,体会中华不振,产生共鸣,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志向。并带领学生梳理人物大事记,完成伟人推荐语,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种子种在学生心中。
青岛崇礼小学的辛新老师,执教了《梅兰芳蓄须》一课,通过“祖国75岁,忆爱国人物——爱国志士推荐墙”单元情境为引领,落实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整堂课迁移运用前几课所学的概括方法,通过表格梳理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间梳理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将单元要素落地落实。辛老师准确定位略读课文,设计自主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运用批注策略开展自主阅读,揣摩词句,感受伟大的艺术家的民族气节。
青岛铜川小学李璐老师执教四上第七单元习作——《写信》,课前李老师用航天员刘洋的家书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基础,引导他们对比留言条和书信的不同,帮助学生掌握书信的格式。在正文学习时再读例文,为学生搭建支架,启发学生有章法地写清书信内容,再通过提出明确要求、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书信。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踏实地阅读、思考、交流,写出了一封封真挚动人的书信。
析课探理 评议启思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学论坛展思路、答疑解惑。三节展示课后,围绕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整体教学,执教教师和团队教师一起开展研讨,抓住本次磨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单元整体情境的创设、单元教学评设计的规划等的展示;同时对如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如何准确定位不同课型、如何设计读写不一致单元和如何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等问题进行了分享。
互动答疑 智慧碰撞
参会老师们潜心钻研教学,认真学习与思考,结合本次研讨主题和三位老师的课例展示,她们纷纷提出自己在教学本单元中的困惑。如:在本单元的习作写信中,我们要教给孩子们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就本单元两篇不同课型,如何实现语文要素的层层递进?还有老师就本次大单元主题“教学评”一致性提出自己的疑惑……针对老师们的问题,团队骨干教师和史超老师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解答,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会议总结 明晰方向
活动最后,史老师进行了会议总结,她首先对三位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所凸显出的单元整体意识与目标意识给予高度评价;其次史老师也肯定了课堂活动设计紧扣语文要素、重视语言文字运用、扎扎实实教学的理念。
结合本次研讨会“教学评”一致性主题,史老师指出“教学评”三者之间应该融合起来。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从而有效规划学习活动。同时,针对四年级语文学科特点,强调教师备课时要重视文本解读,一是进行文学性阅读,以学习者视角思考文本需要品读和感悟的地方;二是进行研究性阅读,以教师的视角进行解读。此外,史老师也强调了朗读在培养语感方面的重要作用。与会老师豁然开朗,明确了课堂教学的方向。
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潋滟。本次研讨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盛宴,更是一次教学理念的革新。相信老师们对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施也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