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目标,我们走到一起
同一份责任,我们相互理解
同一份爱,我们相互信任
家、园、校三方联动
共研幼小衔接进行时……?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精神,扎实做好家庭、幼儿园、小学三方衔接工作,帮助孩子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4月19日,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幼儿园开展了幼小衔接家园校三方共研活动,青岛市教科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张翠凤老师、青岛幼师附幼杨蕾园长、学前教育科蒋妮主任、学前教研室苏秀峰主任、李沧区实验小学文正校区于可芹校长、文正小学教师、课委会家长代表、游戏联盟、幼小衔接联盟、第四片区、优质+优质联盟园的园长和老师们参加了活动。
经验分享 精研衔接
九水东路幼儿园朱雪梅老师以《以园本教研为抓手,构建入学准备教育主题活动》为题,重点从源于幼儿焦点话题,开启主题探索之旅;触发教师深度教研,协同构建主题脉络;追随幼儿兴趣需要,有效实施主题活动;围绕幼儿入学准备,修订优化主题内容四个方面,结合生动的图片和案例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了《我做时间小主人》主题课程开发、实施、修订的过程。让参会的家长、老师们对主题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加有目的的走进大班幼儿区域游戏现场,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及幼小衔接工作的渗透。
走进游戏 了解衔接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老师们结合《我做时间小主人》主题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投放了丰富的区域材料,孩子们自由结伴、自主选择,不断尝试、探索、体验。孩子们在《自制沙漏》、《看谁夹得快》游戏中坚持练习、反复探究;在《我设计的钟表》、《装饰沙漏》游戏中大胆想象、创意表现;在《时光照相馆》、《肚子里的小闹钟》游戏中尽情表达、交往合作;在《我设计的钟楼》、《创意时钟》游戏中动手动脑、合作搭建……
现场观摩的领导、老师及家长们纷纷驻足,被孩子们专心投入的状态所打动,还有的家长、老师为了了解孩子们的想法,蹲下来,和孩子们交流讨论。孩子们满眼喜悦,家长、老师们满心欢喜。
课堂体验 聚焦衔接
为了让幼儿提前熟悉小学老师,了解小学课堂的课堂环节,感受小学课堂的氛围,减轻孩子们的陌生感,文正小学一年级刘铭老师组织了《妈妈的小帮手——分类》教育活动。刘老师运用情景导入、实际操作等方式带领孩子用多种方式进行分类,让孩子们体验了小学老师的教学风格。整节活动生动有趣,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三方共研 对话衔接
共研环节由刘伟园长主持,大家围绕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关键素质的培养进行了积极交流分享。幼儿园王扬、王帅帅老师结合刚才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向大家介绍了主题活动实施在幼儿入学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方面有机融合所做的准备。鞠萍老师就表演游戏《肚子里的小闹钟》在去年实施的基础上,对材料投放、幼儿游戏、教师指导等方面做了分析与比较。
文正小学一年级刘铭老师结合“小学新课标看衔接要点”,重点从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幼儿表现等方面和大家进行了交流讨论。
前期参与过幼儿园课程审议和活动区预操作的课委会家长通过实地观摩有了更深入的体验,积极分享着孩子在游戏中的成长与变化。
大家就“游戏中的幼小衔接”、“零起点教学”、“幼小衔接中的困惑与需求”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与会的专家领导积极为老师和家长们答疑解惑,就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入手,从心理准备、良好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给予专业的指导。
市教科院张翠凤老师对李沧区深入推进行政、教研、家、园、校多方携手共研幼小衔接,对九水东路幼儿园浓厚的教研氛围、接地气的课程实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希望大家教研的劲不要松,要更进一步的总结家园校三方共研的成果,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凸显游戏的价值。学前教研室苏秀峰主任从幼小衔接我们一直在努力、如何科学践行幼小衔接、如何充分发挥家园校三方合作的力量三方面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点评,同时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两位专家的指导点评,为接下来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拓宽了思路。她们一致认为科学的幼小衔接必须通过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充分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所需。
通过本次丰富而有深度的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活动,大家都收获颇丰,意犹未尽,对幼小衔接有了更科学的认识。相信通过家、园、校三方的通力合作,定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为孩子自然、快乐、自信地迎接小学生活做好扎实准备。
幼小衔接
是幼儿童年生活的自然顺延和过渡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平和的心态
去关注幼儿的变化
助力幼儿
让他们轻松、愉快的迎接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