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育人本质融入日常对话,幼儿教师如何抓住契机引导正确价值观?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育人本质融入日常对话,幼儿教师如何抓住契机引导正确价值观?

在幼儿教育中,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更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渗透。幼儿教师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社会导师”,如何在日常对话中抓住契机,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呢?以下是几点专业建议:

1. 抓住“问题”背后的教育契机

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无穷的,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看似简单却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不能打人?”“为什么我要分享?”这些问题正是价值观教育的绝佳契机。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华爱华教授曾指出:“幼儿的提问是他们对世界认知的窗口,教师应抓住这些‘为什么’,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建议:当孩子问“为什么不能打人?”时,教师可以用故事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地回答“因为打人是不对的”。

2. 用“情境化”对话代替说教

幼儿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的,抽象的说教往往难以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刘焱教授强调:“价值观教育应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孩子在体验中感受和领悟。”
建议:比如,当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生争执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有什么感受?”通过换位思考,帮助孩子理解“同理心”和“合作”的意义。

3. 善用“榜样”的力量

幼儿天生具有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虞永平教授提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行为的示范者。”
建议:在日常对话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展示正确的行为方式。例如,当教师主动帮助其他老师或孩子时,可以轻声对孩子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对吗?”通过这样的言行示范,潜移默化地传递“助人为乐”的价值观。

4. 用“正向语言”强化积极行为

幼儿的价值观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强化和引导。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曾指出:“正向的语言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建议:当孩子表现出分享、合作等行为时,教师可以用具体的语言表扬:“我看到你主动把玩具让给了小明,你真是个懂得分享的好孩子!”这样的正向反馈能够帮助孩子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5. 创设“价值观渗透”的日常环境

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引导,还需要通过环境创设来强化。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曾分享:“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建议: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分享角”“合作墙”等区域,用图片、故事或孩子的作品展示“分享”“友爱”等价值观。同时,在日常对话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关注这些环境中的细节:“看,小明和小红一起完成了这幅画,他们合作得真棒!”

6. 利用“冲突”进行价值观教育

幼儿之间的冲突是价值观教育的天然契机。美国幼儿教育专家薇薇安·佩利曾说:“冲突是孩子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机会。”
建议:当孩子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例如:“你抢了他的玩具,他会很难过。我们可以一起想想,怎么才能让两个人都开心呢?”通过这样的对话,帮助孩子理解“公平”和“尊重”的重要性。

7. 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还需要家庭的配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教授指出:“家园共育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障。”
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传递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日常对话中的教育技巧。例如,鼓励家长在家中也用正向语言引导孩子:“你今天和小朋友一起玩了,真棒!下次可以试试分享你的玩具哦。”

总结

价值观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每一个契机,用生动、具体的方式引导幼儿。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化对话、榜样示范、正向语言、环境创设、冲突解决以及家园共育等多种方式,幼儿教师可以将育人本质融入日常对话,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住,教育的本质是“润物细无声”,而幼儿教师正是这场“润物”的关键角色。让我们一起用智慧和爱心,点亮孩子们的未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育人本质融入日常对话,幼儿教师如何抓住契机引导正确价值观?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