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幼集团|课程实录】
一起去旅行
——中心园大六班课程故事
最好的时光 最美的风光
走到自然,走进文化
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们一起去旅行
……
PART-01
缘起
孩子们在晨间活动时,迫不及待地与伙伴分享着自己的假期生活,外出旅行的经历成为了孩子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我和妈妈经常出去玩,我可喜欢外出旅行啦!
我假期里去了青岛,那里的海可真漂亮呀。
……
PART-02
初探旅行 我去过…
结合孩子们的兴趣,我们举行了一场关于“旅行”的圈谈活动,围绕“你去过哪些地方旅行?””那里怎么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分享,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曾经的旅行经验。
我去了上海迪士尼,那里有大大的迪士尼城堡,很多漂亮公主,还有很多好玩的项目,晚上还有烟花表演。
妈妈带我去过苏州的古镇,我还穿了汉服拍照啦!
我爸爸带我去过青岛,我见到了蓝蓝的大海,还在海边捡到了漂亮的贝壳。
孩子们对于“旅行”的话题兴趣高涨,同时他们对其他人的旅行经历产生了好奇。
针对此,幼儿与教师再次探讨,共同设计了一张关于旅行经历的调查表。幼儿拿起调查表,手拿小话筒,变身小小记者,开始了调查活动……
你好,请问你去过哪里旅行?
我去过西安、长沙、上海…很多很多地方。
你是怎么去的?
飞机、火车。
你最想去哪里旅行?
想去哈尔滨。
教师的思考
“兴趣”是最好地老师,当孩子们对于“旅行”这个话题产生极大兴趣时,老师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支持者、引导者。对孩子们的兴趣点给予充分的支持,同时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了解,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祖国之大,孩子们对中国各个城市以及中国地图产生了好奇,渴望了解,于是我们就进一步开展了相关的活动。
PART-03
再探祖国 我感知…
1
探秘地图,板块标识我知道
孩子们发现在教室益智区里就有一幅中国地图,通过观察、感知了解到了中国地图的整体形状,中国地图在孩子们的眼里一下变得灵活起来。
多样表现 识轮廓
大家用形象的肢体、绘画等方式把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地图表现了出来。有的孩子提出:“为什么中国地图上会有不同的颜色?
观察讨论 知板块
通过讨论和观察,孩子们了解到,原来地图上的不同色块代表的是不同的省份,用不同的色块表示,可以让各个省份更加清楚地呈现在地图上。同时,通过点数图块统计,知道了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含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还有2个特别行政区。
探索发现 懂标识
孩子们总是能聚焦在很细小的事物上发现探索。这些线条和标记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孩子们共同展开了地图的探秘,他们将地图上发现的标记符号以及所代表的意义通过绘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并将自己的发现分享给了大家。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促进内在游戏动机,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只有在感兴趣的游戏中才能表现出更大的精神和潜力。随着孩子们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对地图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旅行出游的欲望也更加强烈,都想去祖国的大好河山玩一玩。
2
玩转区域,微型旅行我游玩
针对幼儿的兴趣,我们将教室区域布置成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建构区变成了首都北京,美工区变成江南水乡,科学区变成河南洛阳,角色区变成成都火锅,表演区变成新疆少数民族……
01
02
03
04
05
滑动查看更多
幼儿就能在教室中感受并表达各地名胜古迹和各种美食的不同,也能初步了解当地的人文风俗,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3
规划路线,旅途用品我准备
孩子们在初步了解了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独特物产后,他们结合中国地图,开始准备制作自己的旅行路线图以及旅行准备。
孩子们拿起画纸,开始规划自己的旅行线路,首先我要去……之后我想去……,我想坐什么交通工具……
那我们外出旅行需要准备一些什么呢?
我知道,要带个大大的箱子。
那叫行李箱,里面可以装许多东西。
那可以装什么东西呢?
孩子们绘画出想装入行李箱的物品。
那我们一起把它装进行李箱吧!
跟随孩子们的步伐,我们将东西一下子全都放入了行李箱,可是,东西太多了,根本放不下。
一个孩子提出:那我们把东西先整理一下吧!孩子们合作整理起行李箱,将相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衣服、裤子叠叠整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把所有的东西放入了行李箱中。
4
外出旅行,家乡风光我来赏
拖上行李箱,我们一起去旅行,孩子们与家人们一起外出旅行啦!先到美丽的家乡看一看。青果巷、天宁寺、红梅公园,我们一起逛一逛;麻糕、萝卜干、糖果果,我们一起尝一尝。
教师的思考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教育建议:“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兴趣点,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大班幼儿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他们的学习活动从对地图的探索开始,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查阅等途径解惑,以分享、绘画、表达等形式输出经验。
在家园共育、师幼互动中建构起多角度多层次的关于祖国认知的经验。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生活,也是培养道德、接受知识、丰富经验训练技能、焕发个性的主要方式。幼儿深度学习需要教师不断蓄能,优化教学策略,在追随幼儿以问题为导向的推进中,才能促进课程故事的高质量发展。
PART-04
传统文化,我传承……
随着课程的深入,孩子们也开始了解到中国除了地大物博,它还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教师与幼儿便开始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1
邂逅中华 识礼仪
幼儿身穿传统服饰,学习中华民族的古老礼仪:正衣冠、作揖礼,幼儿初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礼仪并向家长展示,家长们也拿起朱砂,为孩子开蒙启智,祝愿孩子聪慧懂事、勤学诚信。
2
中华孝道,懂礼数
亲子活动中,孩子们为家长们准备了特别的节目:《中华孝道》,来感谢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不易,体会到了传统孝道的含义,并会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教师的思考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习了正衣冠、作揖礼等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礼仪的魅力,同时为爸爸妈妈表演《中华孝道》,感受父母的不易,加强亲子关系。幼儿在中华文化的传统氛围中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长辈的情感。
课程感悟
《一起去旅行》主题课程进行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在本次活动中,整个过程由孩子们引发,由一次次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每个环节之间的连接。幼儿是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某种现成的知识。但不可否认,他人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对幼儿科学学习技能的一方面支持一方面体现在促进其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幼儿科学技能掌握的引导。孩子的自发探究是一种个人的、随意的探究,很难独自形成全面的探究技能。因此,教师的支持是弥补幼儿自身不足,促进幼儿科学学习的重要因素。
我们相信,为了帮助幼儿们进行探究和学习,教师也必须和孩子们一样,用兴奋好奇的心情来看待这个世界。孩子们通过本主题活动的开展习得了旅行时的相关知识,我们也鼓励家长们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一起外出旅行,感受旅行的美妙,不但可以开阔眼界还能增加亲子感情。
有一处风景,令人神往,
如微微海风,
如暖暖阳光,
又如生活中的每一天,
我们一直都在旅行的路上
……
撰稿:大六班
制作:大六班
审核:周冠岩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