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对于盛世红苗幼儿园的老师来说,“从事研究”当然就是进行“园本教研”了。
上学期,盛世红苗幼儿园课程小组重新审议了园本课程资源,架构了园本课程基础框架,全园教师共同参与园本课程内容的构思与撰写,形成了我园新版“游趣”园本课程。本学期,我园“游趣”课程的主题是“外埠游”,即“小班—首都北京游”“中班—多彩中国游”“大班—探秘世界游”,那么环境创设如何与园本课程主题相融合并成为有教育意义的“第三位老师”、结合盛世号各舱室特点,如何在场景、材料、主题选择等方面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成为了我们全体教师需要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我们展开了一场园本“游趣”课程研讨之旅。
“境”润童心
“评”促成长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隐形的教育,环境创设最重要的在于,让其与幼儿产生互动和连接,同时成为记录幼儿成长的方式。这学期,我们改变以往注重“美”“繁”“多”的传统环境打造模式,更多的将注意力转移到环境与园本课程的结合、环境与幼儿成长轨迹的结合,将环境打造的权利真正的还给幼儿。
一、基于园本课程的班级环境
小班主题为首都北京游,小二班的老师和孩子们巧用北京元素装饰着自己的班级,可爱的冰墩墩正在向我们招手呢!不仅如此,小二班每个区域都有互动墙面,孩子们可以自主在墙面操作,自然积累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
而中班的足迹则遍布整个中国,你们看,中一班的墙上挂着一张大大的中国地图,孩子们正在讨论着自己想去哪个地方玩呢!这一站,中一班开启了苏州风景游,充满苏式园林特色的植物角、挂满扎染刺绣的美工区,孩子们在自己参与建造的游戏区域里玩的不亦乐乎。当然还有展现孩子们教育轨迹的特色养成墙面,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孩子的变化与成长。
大班的孩子们则是开始了探秘世界之旅,大二班将班级划分为了不同的大洲,每一个大洲都彰显了自己的特色,快跟随着孩子们的镜头去看看吧!
每一个班级都牢牢把握本年龄段的主题特色,将环境、材料寓于教育意义,真正实现幼儿与环境的互动,环境与园本课程的结合。
<< 滑动查看更多精彩 >>
二、融合园本特色的盛世号环境
我们再将目光转向我们的盛世号环境。
环球旅行舱里迎来了中班和大班的孩子们,他们在这里共同商讨,准备乘坐盛世号开启“一带一路”之旅,那乘船航行的时候需要带些什么呢?孩子们自己收集,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角色服装、角色道具,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游戏。
奇奇虎摄影舱里,普通、简单的换装游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了,孩子们在电子设备上下载了换装软件,只要按下拍照键,就能自动生成一张旗袍美照,孩子们高兴的拿着自己的照片剪剪贴贴,设计着自己的专属纪念册。
阅乐童书舱里则开始研究文字的起源,文字究竟是怎么演变成今天的样子,文字怎么可以写在纸上,纸又是怎么做成的呢?孩子们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协助孩子们收集材料布置环境,引导他们持续进行探究。
为了更好的融合园本课程,盛世号每个舱室都有了变化,有的在环境上进行升级,有的则是重视展示出孩子们的游戏故事,通过环境上的改造引导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的进行深度学习。
此次环境评比,我们转变以往教师们走进班级参观打分的方式,而是更多的聚焦在“评”上面。老师们围坐在一起,观看着各个老师录制的微电影,微电影里清晰的展示了各个班级和游戏舱室的环境,有的配上老师的讲解,还有的配上了孩子自己的讲解,老师的悉心打造、幼儿的积极参与呈现出一幅幅温馨有爱的画面,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老师们在互相商讨,互相沟通中也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彼此在同学共研中不断成长。
参与到教研中的伍园长也表示,这种录制微电影的方式非常值得提倡,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记录下园本课程环境创设初探的样态,接下来一个月一个月的累积,园本课程环境创设又会呈现出什么样子?材料投放又会什么样的新改变?我们通过与微电影的对比就能感受到了。希望老师持续的去创设更富有特色的环境,提供个性化、低结构的材料,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
“研”途有你
共同成长
随着我园园本课程的不断推进,盛世号游戏涌现出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共同指向了“如何结合舱室特点与园本课程深入融合,并通过场景创设、材料投放支持幼儿自主学习”。围绕此问题,我们开展了全园教师的共商式大教研。
教研活动以“我理解的自主游戏”拉开了序幕,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着自己理解的自主游戏。
孟莹
自主游戏就是孩子自己选择材料、场景、活动内容开展的活动。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游戏,是幼儿通过已有经验自发的游戏。
李青凌
严泽龙
自主游戏就是不需要老师过度干预,老师可以以陪伴者、参与者、观察者的方式参与游戏。
自主游戏中,幼儿的状态是非常轻松且沉迷于其中的。
杨诗淳
随后教研组长万雯老师利用两个鲜活的案例,比较了自主学习与自主游戏的区别,和老师一起梳理了自主游戏教师指导的四个环节。
1. 计划游戏,准备游戏的经验
2. 观察游戏,了解游戏进展情况
3. 参与游戏,促进游戏发展
4. 讲评游戏,分享游戏体验
接下来,老师们按照年龄段分成了三个小组,围绕本次教研的中心话题展开了研讨,研讨中老师们将自己在盛世号环境创设分享时发现的有益经验进行了梳理,从场景的打造上寻找到可学习的亮点,同时深入的剖析了老师们材料投放的有益性和层次性。同时,也指出了同伴之间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供同伴参考。小组研讨结束后,每一组的中心发言人进行了现场分享。
现场分享
陈莉园长用四问四答总结了老师的共性问题,同时解答了大家的疑惑:
问
如何做到既把握盛世号游戏舱室的特点又结合园本课程来生成游戏内容?
答
首先我们不能为课程而课程,不能生硬的套取游戏内容,而是老师们要明确自己负责舱室游戏本身的核心价值,把握住其特点,然后再融合课程去生发游戏内容。
问
如何创设游戏场景支持幼儿的游戏?
答
盛世号游戏场景不仅仅是美观的,外现的,要充分利用舱室环境中有别于班级活动室的部分,融合园本课程内容去打造游戏场景,从而通过游戏场景去“刺激”幼儿,引发幼儿兴趣,继而生成游戏内容。
问
结合幼儿园园本课程,如何提供盛世号游戏材料?
答
老师们要做有心人,在游戏前期为孩子们提供材料需求单,亲子共同参与收集材料,当孩子们产生想法、自主收集后才能做到自主游戏。
问
如何从幼儿的经验出发来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
答
想要孩子在游戏当中能够呈现自主的样态,进行深度学习。我们首先要依托班级的学习活动、区域活动、家园共育等环节,来丰富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此同时,教师要“先行”,教师要提升自己对于园本课程的理解,丰富自身的知识经验。只有双方知识经验丰富,孩子在游戏中才能够呈现出更自主更深入的游戏样态。
春风唤地醒,春色细耕耘,我们用一场温暖的教研拉开四月的序幕。我们将继续不断深挖园本课程资源,不断深入幼儿真实游戏现场,不断探索自主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让温暖的游戏呵护孩子的童年,让自由的游戏点亮孩子的生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