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滑梯不遵守规则,幼儿教师如何现场教育,保障安全?
滑梯是幼儿园里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设施之一,但同时也是安全隐患的“高发区”。当孩子玩滑梯时不遵守规则,比如插队、倒爬、推搡等,作为幼儿教师,如何现场教育并保障安全呢?今天我们从“规则意识培养”和“安全策略实施”两个角度来聊聊。
1. 规则意识培养:用“游戏化”的方式让规则深入人心
滑梯的规则(如排队、不推搡、不倒爬)看似简单,但对幼儿来说,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并不容易。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说过:“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在反复体验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需要用游戏化、情景化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规则。
- 情景模拟法:
可以组织孩子们玩“滑梯小剧场”游戏,让一部分孩子扮演“不遵守规则的小朋友”,另一部分孩子扮演“遵守规则的小朋友”,通过对比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不遵守规则可能带来的危险。 - 儿歌口诀法:
编一首简单易记的儿歌,比如:“滑梯滑梯真好玩,排队等候不推搡,头朝下滑不慌张,安全第一记心上。”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孩子记忆规则。 - 榜样示范法:
让遵守规则的孩子成为“滑梯小队长”,带领其他孩子一起玩。通过同伴榜样的力量,激发孩子的规则意识。
2. 安全策略实施:分阶段、分场景的现场教育
在滑梯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灵活调整教育策略。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场景及应对方法:
场景一:孩子插队
- 应对方法:
蹲下来,用平和的语气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想快点玩滑梯,但其他小朋友也在等待。你看,小红已经等了好久,我们轮流玩好不好?”
专家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华爱华教授指出,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较强,教师需要用共情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场景二:孩子倒爬滑梯
- 应对方法:
立即制止,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滑梯只能从上往下滑,倒着爬可能会撞到其他小朋友,也会让自己受伤。”
可以带孩子观察其他小朋友的正确玩法,强化正确行为。
场景三:孩子推搡
- 应对方法:
第一时间将孩子带到一边,用严肃但不失温和的语气说:“推搡会让小朋友摔倒,很危险。如果你着急,可以告诉老师,我们一起想办法。”
专家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教师在处理冲突时,既要坚持原则,也要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
3. 安全保障:从环境到行为的全方位防护
除了现场教育,教师还需要从环境设计和管理上保障安全:
- 环境设计:
滑梯周围铺设软质地面(如塑胶垫),减少意外伤害。滑梯入口和出口处设置明显的标志,如“排队等候区”“安全出口”。 - 教师站位:
教师在滑梯活动中应站在关键位置,如滑梯顶部和底部,随时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干预。 - 分组活动:
将孩子分成小组,每组不超过5人,避免拥挤。每组安排一名“小队长”负责监督。
4. 家园共育:让规则意识延伸到家庭
滑梯规则的遵守不仅需要在幼儿园培养,也需要家庭的配合。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方式,向家长传递滑梯安全的重要性,建议家长在带孩子去公园或游乐场时,也注重规则的引导。
总结
孩子玩滑梯不遵守规则,既是教育契机,也是安全隐患。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用游戏化、情景化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同时通过分阶段、分场景的现场教育和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确保孩子的安全。正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规则不是束缚,而是自由的保障。”让我们用爱与智慧,帮助孩子在规则中自由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