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教师如何自制互动道具”这个问题,我想先引用一位资深幼儿园园长李老师的一句话:“在信息化教学中,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花哨的电子设备,而是能够激发他们感官体验和动手能力的实物道具。” 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在信息化教学工具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自制互动道具,创造出既有趣又实用的教学资源。
1. 从生活中找灵感,低成本也能玩出“高创意”
- 案例:一位来自上海的幼儿教师张老师,用废弃的纸箱、瓶盖和吸管制作了一套“垃圾分类互动墙”。孩子们可以通过将不同颜色的瓶盖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中,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这种道具不仅成本低,还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生活常识。
- 建议:老师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材料,比如纸盒、瓶盖、布料、纽扣等,结合教学主题进行创意改造。比如,用纸盒制作“数字迷宫”,用瓶盖拼贴“字母拼图”,用布料缝制“情绪表情包”等。
2. 结合主题教学,让道具“活”起来
- 案例:在一次“动物世界”主题教学中,北京某幼儿园的王老师用废旧纸板制作了一个“动物拼图板”,孩子们可以根据动物的特征(如斑马的条纹、大象的长鼻子)进行拼图。这种道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还加深了他们对动物特征的理解。
- 建议:老师们可以根据教学主题设计道具,比如“四季变换”主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布料制作“四季树”,“交通工具”主题可以用纸板制作“交通信号灯”等。让道具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既实用又有趣。
3. 融入科技元素,让传统道具“升级”
- 案例:广州的一位幼儿教师陈老师,用手机APP和二维码技术,将自制的“故事卡片”变成了“有声故事书”。孩子们用手机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就能听到对应的故事音频。这种结合传统与科技的方式,既保留了手工制作的乐趣,又增加了互动性。
- 建议:老师们可以尝试将简单的科技元素融入道具中,比如用录音笔录制故事音频,用LED灯制作“魔法棒”,用磁铁制作“磁性拼图”等。这样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能提升道具的趣味性。
4. 注重互动性,让孩子成为“道具设计师”
- 案例:南京的一位幼儿教师刘老师,在一次“我的梦想”主题活动中,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并制作“梦想道具”。孩子们用纸板、彩纸和胶水制作了“魔法帽”、“医生听诊器”、“消防员头盔”等道具,并在角色扮演中使用。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 建议:老师们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道具的制作过程,比如让孩子为“故事板”画插图,为“拼图”涂颜色,或者为“角色扮演道具”设计装饰。这样不仅能增强孩子的参与感,还能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5. 分享与交流,打造“创意道具库”
- 案例:杭州某幼儿园的教师们成立了一个“创意道具分享群”,大家定期在群里分享自己的道具制作心得和成品照片。比如,一位老师分享了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的“音乐沙锤”,另一位老师则分享了用纸板制作的“立体绘本”。
- 建议:老师们可以建立一个“创意道具库”,将自制道具的照片、制作步骤和使用方法记录下来,并与同事们分享。这样不仅能激发更多的创意灵感,还能提高道具的利用率。
总结
在信息化教学工具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自制互动道具,创造出既有趣又实用的教学资源。记住,真正的“手工达人”不在于道具的精致程度,而在于它能否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参与感。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创意魔法师”,用双手和智慧为他们的成长增添色彩!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