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幼儿音乐教育缺音乐文化传承课程,幼儿教师能否邀请民间艺人,开展“民间音乐传承”?
问题解答:
幼儿音乐教育中融入音乐文化传承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Carl Orff)所说:“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是文化的一部分。”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价值。邀请民间艺人进入幼儿园,开展“民间音乐传承”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审美能力。
1. 民间艺人进课堂的优势:
- 真实性与感染力:民间艺人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他们的表演和教学具有独特的感染力。比如,著名音乐教育家周海宏教授曾提到:“民间音乐是‘接地气’的艺术,孩子们可以通过艺人的表演直观感受到音乐的生命力。”
- 多元化的音乐体验: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如京剧、皮影戏、地方戏曲、民谣等,能够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例如,北京某幼儿园邀请京剧演员进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简单的唱腔,还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了京剧的舞台魅力。
- 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民间艺人可以将传统音乐与现代教育方法结合,设计适合幼儿的活动。比如,用简单的节奏乐器(如手鼓、铃铛)让孩子们参与演奏,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精髓,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2. 如何有效开展“民间音乐传承”课程:
- 选择合适的艺人:邀请有耐心、善于与孩子互动的民间艺人。比如,某幼儿园曾邀请一位擅长剪纸和民谣的老艺人,他用剪纸故事配合民谣演唱,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 设计互动性强的活动: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活动要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可以让孩子们学习简单的民谣歌词,配合肢体动作或乐器演奏,增强参与感。
- 融入日常生活:将民间音乐元素融入日常教学。比如,在晨间活动时播放地方民谣,或在节日活动中组织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展示学习成果。
-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增强家庭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某幼儿园在“端午节”活动中,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地方民歌,增进了亲子互动。
3. 案例分享:
上海某幼儿园曾邀请一位苏州评弹艺人进园,艺人用简单的评弹曲调教孩子们唱《小星星》,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旋律,还了解了评弹的表演形式。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4. 注意事项:
-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音乐天赋和兴趣不同,教师要因材施教,避免强求。
- 注重安全性:民间乐器可能不适合幼儿直接操作,教师需提前与艺人沟通,选择安全的教具。
- 避免形式化:活动设计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避免过于抽象或复杂的内容。
总结:
邀请民间艺人进幼儿园开展“民间音乐传承”活动,不仅弥补了音乐文化传承课程的缺失,还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所说:“音乐是儿童心灵的翅膀,文化是儿童成长的土壤。”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为幼儿播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助力他们的全面发展。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