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宝石幼儿园
看见儿童
幼有善育
鹏城论坛
2021年10月29日上午,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深圳市教育学会承办的“幼有善育”鹏城论坛第二期活动“看见儿童的空间和环境”在深圳市南山区机关幼儿园顺利举行。
精彩回顾
线上学习,开拓眼界
第一期“看见儿童的区域与材料”,老师们观看之后都有收获与反思,也很期待第二期的精彩呈现。2021年11月2日晚,我园组织教师一起观看学习了“幼有善育”鹏城论坛系列活动第二期“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
深圳市南山区机关幼儿园刘丽红园长围绕“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论坛主题,对幼儿空间与环境的定位、规划设计、儿童参与、教育价值最大化等方面,分享了南山区机关幼儿园的实践探索。现场老师们认真观看视频内容,不时地做笔记。
认真学习
深入研讨,立足园本
基于线上学习活动,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围绕着论坛三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1、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最想提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3、你回去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儿童既是空间环境的享受者,也是空间环境的建设者,让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需要教师看见儿童、读懂儿童、支持儿童。
聚焦问题,学以致用
根据我园实际情况,我园教师分组重点对以下问题进行研讨。
1、如何真正让孩子做环境的主人?
2、怎样的空间布置能让孩子保持高质量的游戏状态?
3、如何保证各空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
通过交流、分享,梳理本园空间与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并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落实到实际层面,优化我园的空间环境。
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在观看南山机关幼儿园的现场参访视频中,我看到了充满自由气息的园所氛围,看到了 “儿童既是环境的享用者,又是环境的建设者”,那里的户外区域环境创设处处留有孩子学习的痕迹。老师们也非常巧妙的利用空间进行玩水、玩沙、玩泥、野营、涂鸦、音乐、建构、玩车等区域划分,让孩子们的社会性混班、混龄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深深的吸引了我。
此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户外环境的创设也有了很多新的感受,知道了如何最大化的能看得见儿童,既鼓励冒险又确保安全,既保持独立又互相联通,既相对固定又动态可变,既亲近自然又重视人文,既传承传统又发扬创新,要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能够解放天性的户外活动,为幼儿提供探索、挑战的环境与机会。与此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孩子的安全。
提出问题:如何在混龄,多区域的活动时保证孩子的安全和活动的有序进行?老师又是如何站位的?
宝石幼儿园 李懿
最想提的问题:在空间与环境创设中,教师如何做到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相结合?
我最大的收获:根据南山区机关幼儿园的实践的特点:相对固定又动态可变中可知,区域的设定不局限于该区域只能一种玩法,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变化,在此玩法和作用的基础上可演变出多种玩法和作用。这是我们实践中所欠缺的。
从该幼儿园中看到孩子的空间与环境,南山区机关幼儿园的环设不止于班级而延伸至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从门口望向庭院,无论是墙面还是地面涵盖了线条与图形,颜色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展现了开放接纳和包容的精神。与之相反的则是有的幼儿园所存在的或杂,或单一的现象,这也是我们所要努力与该幼儿园靠拢的。
最想做的一件事情:从偏重物质环境创设转向关注人际关系,包括师幼关系和幼幼关系的环境创设中去,不仅给孩子营造物质环境需要,更要关注精神环境需要。
宝石幼儿园 潘雪丽
1.学习收获
从视频学习中了解到南山区机关幼儿园根据南山区本身的科技创新区的这一建设特点,把它融入到幼儿园户外、室内的创设当中。在视频中印象深刻的是在户外活动中虽然有很多幼儿,但能看到很有秩序,每个人都在专心的开展自己的任务;在一间操作房内,幼儿有独立的操作台,在操作前幼儿装备齐全,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手套,拿着锤子、螺丝刀在操作台上进行工作;还有着自己的“产业链”做好的布送到缝纫机进行缝纫。南山机关幼儿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沙子、水、小山坡、树等进行改造,例如在树上吊吊绳,搭建秋千、做鸟窝,让幼儿能借助自然已有的资源开展游戏。南山机关幼儿园能够合理、科学去规划环境,并让幼儿能积极参与其中,做到了让儿童成为环境的建设者。
2.想问的问题
教师能否根据宝安区的建设特点融入到幼儿园环境建设当中?
3.想做的事
结合我们幼儿园已有的自然环境添加有挑战性并能保障安全的户外活动设施。
宝石幼儿园 韦贤俏
本次论坛学习,为老师们打开了视野。结合园所实际出发,在优化和改善幼儿园空间环境时,我们需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让幼儿拥有话语权、参与权以及决策权,遵循“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搭建一座真正属于孩子的儿童乐园。
幼有善育,看见儿童,我们一直在路上!
END
以文 化人 启智 养性
图片:陈春芳
审核:林婷婷
终审:欧阳新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