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大健康
“保定责任”河幼健康工程开展园家社协同小朋友营养健康服务
1月5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学雷锋志愿服务5队队员、“保定责任”河幼健康工程健康专家、注册营养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武小希走进河北大学幼儿园,与幼儿园大班小朋友代表一起,面对幼儿家长代表、班级教师代表等,以《幼儿园小朋友科学进食》为主题进行园家社协同公益文化幼儿营养健康宣讲与个性化群体指导。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兼园长张寒蒙、副园长孙立娜、门丹全程参加,保定市妇联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病防治工作总站秘书长、河北大学幼儿园健康副园长魏巍全程主持。
在宣讲中,武小希结合国家最新指南、临床经验及前期进园走访、体验等,从食物多样,规律就餐,自主进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每天饮奶,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零食;合理烹调,少调料少油炸;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经常户外活动,定期体格测量,保障健康成长等五个层面,就3-6岁小朋友合理膳食原则与方法展开系统性宣讲。
提及幼儿每日从园所回到家中,包括不久将到来的寒假与春节,幼儿居家科学膳食应注意什么?武小希指出,三餐之外的进食基本都属于零食,故遵循《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给出的零食选择标准,做好零食的进食与管理很重要。如,以日为单位的零食,“指南”推荐为适量牛奶、鸡蛋、红薯(或玉米)、水果等;以周为单位的零食,“指南”推荐为牛肉干、地瓜干、巧克力等;以月为单位的零食,“指南”推荐为蛋糕、罐头等。需要提示家长朋友的是:不要把以月为单位进食的零食,如蛋糕,形成以日为单位进食。
在宣讲结束后的座谈中,武小希对微信群中家长提出的19个幼儿营养健康问题做了逐一解答并给出建议与指导。同时,就后续持续做好小众群体的追踪服务,“保定责任”团队与园所负责人一起进行了研讨。
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营养需求比较高,均衡的营养膳食至关重要,让我们家园社携手,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为幼儿饮食健康保驾护航。
回应家长关切
“保定责任”河幼健康工程——幼儿园小朋友营养问题之中医专家解答
专家介绍:王涛,“保定责任”河幼健康工程健康专家、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首席医师。2017年河北省首届青年杰出中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深谙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善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及皮肤病。
问题解答
01
大班小朋友,吃饭很好,睡觉也不错,就是不长肉,有时晚上会说肚子疼,是不是脾胃不好?吸收不好?怎样调理脾胃呢?
中医专家:
“吃的好,不长肉”——只要孩子身高增长不受影响,说明孩子可能是代谢比较快,家长不必太紧张。孩子身高的正常生长,可以反应营养充分被骨骼吸收。这样,脾胃应没问题。不必刻意调理。“晚上肚子疼”——晚上不要吃太多。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症状持续,建议到正规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断,不随意给孩子用药。
02
幼儿基本不挑食,肉菜蛋奶都吃,就是不长个,是不是吸收有问题?孩子吸收不好的话要怎样调理?
中医专家:
“吃的可以,不挑食,不长个”——结合临床看,一般多与吸收相关、与脾胃相关。请家长关注孩子大便,如有没有大便稀或不通畅等,或大便中有没有不消化的食物等。
03
孩子在幼儿园晚餐吃的挺饱,但是回家活动三小时左右,睡前(十点左右)还总是感觉又饿了,这种情况下,睡前如加些简餐这样做健康吗?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补充饮食才合理?
中医专家:
第一,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中,在家人吃晚饭时,适当加餐可以。第二,睡前1.5——2小时最好不进食。
04
孩子总是舌苔发白,反复闹嗓子是吃的太多积食吗?
中医专家:
舌苔白,有一种可能是体内有湿气。这样,容易感冒,易与肺相关,易与脾胃相关。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饮食注意不要过度,不要贪凉等。
05
孩子脾胃不好,调理脾胃的中成药和益生菌长期吃是不是不太好?
中医专家:
脾胃的问题多为慢性过程,问题存在理应调理,但要对症下药,合理调理。故,涉及用药等,需到正规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断,遵医嘱。
图文丨综合部
编辑丨宫 杰
审核丨任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