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似芽,
施以阳光雨露,
破土成长。
孩童慧眼,
点滴皆可捕捉,
即问即寻即探究。
呀!
土 豆
午餐时间,我听到小朋友在一直小声讨论,我轻轻的走过去听到他们对话的来源是幼儿园的一道菜——“土豆”烧肉:
课程起源
“为什么跟我平时吃的土豆味道不一样呀?”
“今天的“土豆”怎么咬着面面的呀?”
“那今天吃的是“土豆”吗?”
再次尝试
跟上次吃的味道不一样,这次吃起来软软的。
通过对比发现上次吃“土豆”是白萝卜,它们吃起来的口感不一样,土豆吃起来口感软糯,白萝卜吃起来有点甜,口感爽脆清甜多汁。
快来看看它们身上的纹路也不一样。
一石激起千层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脑袋瓜里有很多的疑问。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教育契机,即便是小小的土豆也能蕴含着无穷的教育价值。我们准备抓住这个契机,挖掘土豆课程的教育价值。带着孩子们的疑问和兴趣开启了本次的课程故事。
土豆初体验
我们邀请了土豆宝宝来教室里做客,和同伴一起分享。
圆圆的,有的是椭圆形,身上的颜色还不一样,摸起来硬硬的,闻着香香的,是泥土的味道吧!
你看,土豆好脏哦,还有好多黑色的小洞洞。
咦,土豆怎么长了棵小树?
这是土豆发芽啦!
摸上去有点扎手。
像个小刺猬,又像仙人掌。
科普小知识
发了芽的土豆是不能吃的,里面有一种毒素叫龙葵碱。如果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虽然发了芽的土豆不能吃,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种在泥土里,就会长出好多好多的土豆宝宝啦!
土豆种植记
通过看、摸、闻,知道土豆是硬硬的,土豆表皮有很多泥土,所以闻起来有泥土的味道。幼儿在观察比较中知道每个土豆都长的不一样。土豆身上的小洞洞是土豆的芽孔,土豆发芽时,新芽会从芽孔里钻出来。没有芽孔的土豆就不会发芽。
“土豆种在哪里?”
“教室里可以吗?”
“种在园子里吧。”
“我看到也有种水里的。”
“那我们把土豆分别种到土里和水里吧!”
土 培
现在气候种土豆还能长出来吗?
土豆需要暖暖的温度,怎样才能使土壤变得暖暖的呢?
我们来想想办法吧!
对了,咱们睡觉都盖被子,我们给土豆也盖个“被子”吧!
那用什么来当“被子”呢?
这个“被子”不能怕水,不能透气,嗯嗯,塑料袋可不可以呀?
通过讨论孩子们一致决定用一次性塑料桌布来当土豆的“被子”。
小朋友们变身小小农夫,开始工作啰!
轻轻切开,切开的土豆更容易长出来哟!
再来松松土,挖个坑。
放进坑里,让有芽芽的地方立起来。
再浇点水。
盖上泥土,盖上“被子”,
让我们再来检查一下,
土豆宝宝盖好了没。
水 培
在小桶里面放上水,再放上土豆块,土豆的另一个家就完成了。
期待我们的土豆快快出来哦!
快来看看我们的土豆生长记录表。
不负所望,发芽了呢!
虽然只是小小的一点点。
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描绘的方式,记录了土豆的生长,亲自收获了果实,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与奇妙!
土豆
变变变
”嘿!既然土豆这么想和我们玩游戏,那我们把它变出来,一起玩呀”
土豆
加工厂
通过收集土豆的照片和集体讨论,孩子们对于美食的了解可真不少呢!炒、煮、烧、蒸、炸、煎、烤……各种烹饪方法都适用于土豆,真是一种神奇的蔬菜呀!孩子们对于自己动手制作土豆美食跃跃欲试,快来看看属于自己的“特色菜”吧!
土豆
探秘记
土豆发电机
了解了土豆的特征,我们来探索一下土豆的“发电”吧。 孩子们通过实验和记录方式进行观察比较。
主要原理是: 土豆含有酸性物质,当铜片和锌片插入后在同一酸性物质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电流,因此可以点量灯泡,土豆越多,灯泡就会越亮,插入铜片和锌片后,就相当于能形成电池的正极 (+号) 和负极(-号),电流军团就可以流过灯泡,因此灯泡会发亮。
那还有哪些蔬菜可以发电呢?快来试试吧!
生活即教育,本次生成课程——土豆,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一起感受土豆的有趣之处。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大胆表达自己的认知愿望。
作为一个小小美食家土豆的魅力不止于此;作为一名小小园丁我们还要耐心地照顾土豆;作为一名小科学家我们还要探索土豆的很多小知识;作为一名小艺术家我们的作品还需大胆创作;作为一名小小文学家我们与土豆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这一个个过程我们会兴奋于土豆的发芽忧心于土豆的生病欣喜于它的每一寸成长,但土豆的成长过程也是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土豆的秘密可不止这些哦。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呢?
未完待续…..
呀! 土 豆
图文丨辛 越
班级丨中四班
编辑丨宫 杰
审核丨任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