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跳水台”
游戏背景
杭州亚运会虽然已经落幕,但在孩子圈里的亚运热度始终不减,通过现场观看比赛、电视直播,孩子们对亚运会及各项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现孩子们对跳水这项运动尤其感兴趣。就这样,孩子们带着对跳水台探索的好奇心,一场关于跳水台的探索由此而发……
前期经验
幼儿对从高木梯上跳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尝试从不同高度的梯子上跳到垫子上。他们希望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跳水台,进行自己的各种“跳水”表演。体能区是我们班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它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的地方,各种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和自主开放性的玩法可以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展开想象并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学习。
游戏历程
游戏实录
跳水台1.0
绘制跳水台设计图
孩子们对跳水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自主游戏时间,睿睿提议:“我们先来设计一下跳水台的设计图吧”,紧接着左左说道:“我们幼儿园有哪些材料呢?”“我知道体能区有木梯、攀爬架、攀爬网、木板”,浩棋兴奋地跳起来说道。
跳水台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亚运会的跳水台有跳板、台子,还有一个超大的水池。
那跳水台这么高,运动员们怎么上去呢?
这么高肯定有电梯,坐电梯上去。
那我们需要搭建跳板、支架和水池。
于是,利用幼儿园内现有的材料,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幅幅各具特色的设计图出炉了。
搭建攀爬架木板组合跳水台
“快来看我们组搭建的跳水台!”突然子言拉着我的手过去,只见她将一块长条木板放在攀爬架上,通过调整好木板的位置以后,其他几个小朋友帮忙压住木板的另一端。最终,子言爬上了木板,小心翼翼地用左脚先去尝试,发现木板还在晃动翘起来。很快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木板会晃动?
问题:为什么木板会晃动?
解决
幼儿压住翘起来的一端。
于是小伙伴们合力一起用双手压住木板,虽然比之前稳定多了,但是还是存在木板翘动的问题。转眼一想后,他们横跨坐在了木板上,果然在几个孩子的重量下,木板稳定性有所提升。
搭建安吉箱组合跳水台
孩子们利用3号操场的安吉箱直接作为跳水台,用两块大迷彩垫作为水池,由于大的安吉箱比较高,爬上去比较费劲,孩子们在箱子后面加了木梯,搭起一个坡度,便于大家上跳水台。
问题:安吉箱太高?
解决
加入木梯 搭起坡度
教师分析:
在游戏场地放置了大量的低结构、可自由组合的游戏材料,为幼儿拓展游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孩子们自发地进行游戏。一个简易的跳水台,他们遇到的跳板会乱动,其实就是跷跷板原理,两边的重量需要在相等的情况下才能保持稳定。孩子们用手压住木板说明他们已经初步认识到了两边的重量是不相等的,所以木板才会晃动。
策略支持:
以支持者、发现者的身份去发现、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提供分享的机会,发现存在的问题,借助同伴的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跳水台2.0
调整材料
在经过反复的尝试后,孩子们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法——坐在跳板的另一端。在分享环节,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启发式地提问:“你为什么用大木箱作为跳水台呢?”孩子通过观察视频也知道了用大木箱的好处,当左左说到坐上人只能一个人玩的时候,我马上进行了追问:“那怎样可以不用人,而木板又可以稳固呢?”孩子们又开始了激烈的思考。
前期思考
实践验证
轮胎组:孩子们立马就意识到了是后面的重量太轻了,于是他们又往上加了一个轮胎,孩子们能够意识到重量的守恒。
滚筒组:孩子们想把滚筒放上去,可是滚筒太重了结果还是失败了。左左巧妙地将平滑的木板搭在大木箱上,搭成滑滑梯的样子,顺利地将中木箱推上去。
建构组:孩子们跑去建构区拿来了一些木制建构材料,放了很多,发现重量还是不够。
垫子组: 这一组的幼儿看到旁边的小垫子,随即就拿起几块小垫子放上去,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垫子体积大、重量轻的特点,重量还是远远不够。
椅子组:孩子们想到了教室里的木质椅子,认为椅子和木板都是木头的材质,比较重。可是椅子的形状特别,在上面一直晃来晃去。
教师分析:
在这一次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前一天的经验分享,非常有信心地验证自己的想法,从选择材料——尝试游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挑战——获得成功。
轮胎组的子言因为木板突然下降,意识到继续往下走可能会出现危险,所以他向后退,这是自我保护的意识。孩子们将垫子垫在木板下,是他的自我保护能力。孩子们敢于挑战,虽然摔倒了,但不经意中提升了她预知危险的能力。孩子在游戏中自我管理风险的机会越多,经验越丰富,评估就越准确,越能养成自我保护能力。
策略支持:
1.言语鼓励,通过鼓励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信心。
2.倾听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
3.组织讨论,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跳水台3.0
发现:轮胎压住跳板不稳固。
调整
找合适的木板卡住。
通过讨论,孩子们决定采用用木板卡住的方式再次进行搭建。完成搭建后,孩子们尝试进行跳水,昕昕觉得卡住的木板总是上下跳动,不敢跳。左左想到用建构积木填补木板后面的缝隙。一个积木的厚度不够,两个又塞不进去,经过多次调换,还是没有成功,最后利用砸进去的方式成功的将积木卡在了后面。
游戏瞬间
教师分析:
孩子完全有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敢于尝试、善于学习的学习品质,同时也发现之间互帮互助、合作探究、与人交往的能力。孩子学会用商讨、反复观察、更换材料、相互合作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为他们下次游戏遇到问题提供有益经验。
策略支持:
1.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调整游戏区的空间和材料。
2.等待、观察: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3.教师的关注与指导要跟上。
问题:如何增加高度?
尝试了几次之后,有小朋友提出跳水台高度太低了。皮皮跑过来说:“这个太低了,我轻轻松松就可以跳下来”。暖暖听了便提议:“有高的安吉箱,我们可以选择高的安吉箱”。于是,孩子们纷纷去帮忙抬高的安吉箱。可是高的安吉箱实在太大太重了,“停停停,我们直接在原来的安吉箱上面加材料增加高度不就行了吗”?说干就干,孩子们马上动身开始寻找垫高的材料。有的找来了轮胎,有的找来了木板,有的找来了垫子……
安吉箱太重
垫子不平稳
解决
选择高的安吉箱。
经过尝试之后,孩子们发现通过其他材料来增加高度,跳水木板仍然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大家讨论过后,还是选择换高的安吉箱来增加高度。
教师分析:
1.幼儿游戏高度的自然增长:幼儿从最初的简单搭建,到逐渐增加跳水台的高度,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幼儿对游戏的探索精神和挑战自我的勇气。
2.幼儿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幼儿在搭建和增高跳水台的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如“锡锡在上方拉,其他三人在下面往上推”等,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策略支持:
1.提供丰富材料:继续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如不同大小的安吉箱、木梯、木板等,以满足他们探索和创造的需求。
2.鼓励团队合作:继续鼓励幼儿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同时,教师通过观察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3.激发挑战精神:在幼儿成功增高跳水台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继续挑战更高的高度或更复杂的游戏玩法,以激发他们的挑战精神和探索欲望。
跳水台4.0:班运会之跳水
模拟亚运会
经过四次探索,大六班的跳水台终于搭建完成了!由安吉箱、木块、木梯、迷彩垫组成的终极跳水台诞生了,孩子们便决定好好地玩一玩跳水游戏。看过亚运会跳水视频之后,有人提议:我们也可以来比赛。“像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姐姐一样跳水可帅气了!”“好呀好呀,比赛要开始咯”孩子们高兴地跳了起来。
跳水台搭建好了,我们怎么玩呢?”
“我们来比赛吧,来进行跳水比赛。”
“模拟亚运会跳水会很好玩,像全红婵一样。”
“那我们就叫班运会。”
一场班运会之跳水比赛即将开始。
“我来当摄影师,记录比赛精彩瞬间。”
“我要当运动员,我喜欢跳水。”
分工合作:分配角色
选手
记分员
观众
裁判
游戏瞬间
教师分析:
孩子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自主探索和分工合作,他们不仅成功搭建了跳水台,还提出了模拟亚运会跳水比赛的想法,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和对团队协作的向往。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跳水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将其与亚运会联系起来,这体现了他们良好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同时,孩子们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角色,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策略支持:
1. 引导讨论: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明确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等,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顺利进行。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更好地记录比赛成绩,例如使用记分牌、表格等工具。
2.提供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持,如相机、记分牌、秒表等,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记录和展示比赛成果。
3.观察指导: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孩子们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当孩子们在比赛中出现争议时,教师可以协助他们进行沟通和协商;当孩子们在记录成绩时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示范和讲解。
跳水台5.0:趣玩跳圈
分数计分
几个孩子的争执,使游戏得到了升华。
睿睿:“明明是我跳得远,你为什么算他赢。”
裁判:“他跳的比你远,她在你前面。”
欣欣:“我觉得我跳得远”。
问题:如何计算得分?
随着孩子们的争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很快,扮演裁判的小朋友便提出,要如何计算得分呢?
皮皮提议:“我们拿个大尺子,通过距离的远近来计算得分”。
“不行不行,每次都要蹲下来仔细看长度,好麻烦哟”,小宝却有不同意见。
解决
用呼啦圈来计分。
不一会儿,昕昕便拿来了一些圈,她将圈放在垫子上,将圈依次摆开,说谁跳到最远的圈里算谁获胜。随之,有趣的跳水游戏又开始了。
游戏瞬间
设计计分单
为了让游戏有挑战性,孩子们设计出了游戏的积分规则,跳到第一排圈得1分,第二排圈得2分,第三排圈得3分。
教师分析:
分数命名时:数学经验在游戏中的运用。第一排圈得1分,第二排圈得2分,第三排圈得3分等能正确比较自然数的大小,体现出比较好的思维的发展在跳的过程中:为赢得更大的分数而多次尝试、身体的控制能力、下肢力量得到充分锻炼。在这个过程中,规则也逐渐清晰。
策略支持:
1.靠近介入:给予孩子安全感。
2.等待、观察: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3.教师的关注与指导要跟上。
游戏价值
1
蕴含丰富的健康领域发展价值
跳水台游戏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在尝试跳跃和降落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姿态,以确保稳定和安全。这种反复的身体调整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肌肉力量,还提高了他们的身体控制力。
2
蕴含丰富的科学领域发展价值
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搭建不同高度的跳水台,探索不同高度对跳水动作的影响,这种探索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在搭建过程中,幼儿会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组合,如安吉箱、梯子、木板等,这种尝试和发现的过程,有助于他们理解不同材料在结构中的作用。
3
蕴含丰富的社会领域发展价值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共同搭建和增高跳水台,这要求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幼儿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蕴含丰富的语言领域发展价值
在搭建跳水台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同伴沟通,讨论如何摆放材料、搭建结构等。面对搭建中的问题和困难,幼儿之间会进行协商和讨论,找出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1
顺应幼儿兴趣,兴趣助推活动
游戏每个阶段中,孩子都面临不同的问题,我基于不同的状况进行了不同方式的介入,介入效果都比较成功。
2
致力问题解决,体现幼儿智慧
教师作为支持者与引导者,通过观察、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促进他们智慧的发展。教师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如通过调整跳水台的高度、加固结构等方式,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
发挥教师作用,引发深度学习
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和提升,以进一步提升游戏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例如尝试不同的跳水方式、调整跳水台的高度等。这种探索和实践能够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成长,从而引发深度学习。
在游戏中,教师会鼓励幼儿观察其他小伙伴的跳水表现,并尝试分析他们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这种观察和分析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进一步推动深度学习。
温馨提示
童生 童长 童美 童好
感谢关注“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随时可看我们新动态哦
版权说明
本账号所发布照片、视频均属于幼儿园原创
版权归属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转载需授权,侵权必究,谢谢
-公众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