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飞机
一天餐后散步中,皓皓小朋友看见有一架飞机在天上飞,他大声的喊同伴们看他的发现。
基于幼儿的发现和讨论,幼儿和老师一起开展了一次关于飞机的项目研学活动。
飞机的大小
当飞机的话题展开后,孩子们时不时的会讨论一下飞机。这天孩子们使劲地讨论着飞机的大小。
我看到的飞机是小小的
我看到的飞机是大大的
我看到的飞机是特别大的
“
幼儿行为解读
在幼儿对于飞机大小的讨论中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说大的也有说小的,在争辩中可以引发幼儿对于飞机大小的思考。但是因为中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使幼儿对飞机大小的观点各不相同。同时他们的讨论点也往往不会一直在同一个论点上,因此当有幼儿说玩具飞机和纸飞机后,他们便开始讨论纸飞机了。
“
教师思考与支持
首先从幼儿讨论天上的飞机大小来说,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孩子对远近没有任何概念,因此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支持幼儿对纸飞机的探索。
亲子折纸飞机
通过孩子们的谈话,我们了解到班中只有个别孩子会独立折纸飞机,于是在清明假期三天中老师给到每位孩子任务——亲子折纸飞机,通过亲子折纸飞机,幼儿学习了折纸飞机的方法。
“
幼儿行为解读
在亲子折飞机的过程中我们从一些视频上看出孩子都在认真的学习折折纸的方法,对于纸的每个角落都要对整齐这一点孩子们在家已经掌握的比较好了。在班级中飞行时他们也自己发现了问题,教室内不适合飞纸飞机,外面的空间可能更合适。
“
教师思考与支持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一切为儿童”的教育理念,当幼儿表示要出去飞纸飞机时老师表示同意和支持。并为孩子们选择了宽敞的场地,利于孩子们自由的飞纸飞机。
到了操场,孩子们排好队激动地飞纸飞机,孩子们分成四组,另外小朋友为他们加油。在飞行过程中,他们发现陆铭宸的飞机飞得最远。
发现问题
1、我的纸飞机为什么飞不远?
2、为什么宸宸的纸飞机飞得比谁都远?
第一次飞行路线
More
解决问题
对于纸飞机为什么有的飞得很远,而有的飞得不远有很多疑问。回到教室后,老师将孩子们的纸飞机放在桌面上,让孩子们进行观察。
孩子们在观察后提出也要用宸宸一样的纸来折和他一样的纸飞机,原因是他的飞机飞得最远。
教师讲解
学折过程
“
幼儿行为解读
孩子们在观察纸飞机中愿意相互讨论,发现纸飞机的不同,乐意跟着老师一步步学折纸飞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平时折纸能力弱的孩子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飞纸飞机时孩子们从一开始想站哪里飞就飞纸飞机,到站成一排飞纸飞机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幼儿有初步的对比意识。
“
教师思考与支持
在第一次飞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纸飞机飞得远,飞得近,飞得低跟纸张折法有着一定关系。也从中知道了应该选择的纸张是厚度适中的。那么在试飞、观察、讨论的过程中,提升了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孩子们又来到操场,他们按之前第一次的方式分组飞纸飞机。
发现问题
为什么一样的纸张,一样的折法,纸飞机飞行的距离还是不一样呢?
于是孩子们开始探索飞行远近的原因。
解决问题
于是根据孩子们的需要,老师帮孩子们邀请了泽泽妈妈来幼儿园讲解了纸飞机的飞行原理。
经过家长的讲解孩子们了解到纸飞机要飞得远是关系到很多因素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将学到的知识记录了下来。
言言:在飞纸飞机之前可以哈一口气
原理:哈一口气,湿润后的飞机头稍重一些,能够使机身整体保持平衡,加热机头能让纸飞机在空中飞行较长时间。
香香:看清楚风是往哪边吹的,纸飞机也要往那边投。
原理:哈一口气,湿润后的飞机头稍重一些,能够使机身整体保持平衡,加热机头能让纸飞机在空中飞行较长时间。
云皓:把纸飞机拿到 45 度角的样子,就是斜着拿,飞出去。
原理:纸飞机属于无动力滑行的飞行方式,只能依靠被抛出时所受的瞬间推力,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依靠自身重力向前滑行。
“
幼儿行为解读
孩子们在飞纸飞机的过程中使出了浑身解数,但飞不远的还是飞不远,能飞远的孩子始终能飞的很远,于是他们在寻找原因,并总结出了飞不远的各种猜测。
“
教师思考与支持
基于幼儿对于飞行远近的思考,我们通过家长资源,让家长入课堂的方式为幼儿全面讲解纸飞机的飞行原理。帮助孩子们对飞行前为什么要哈一口气的好奇,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我们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观察者应多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平台。
在了解了纸飞机的飞行原理后,孩子们尝试了第三次飞纸飞机。
More
于是,孩子们找保安叔叔借了卷 尺,找到了卷尺、棒子等等开始测量。
工具测量
目测测量法
跨步测量法
长棒测量法
尺子测量法
卷尺测量法
为了记录谁飞得更远,孩子们进行分组进行记录,并记录卷尺测量出来的数据。
亲子“纸飞机”游戏
《哇,飞机》—亲子纸飞机飞行记录表
“
幼儿行为解读
在幼儿手上没有测量材料的情况下,他们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是目测和跨步,但有孩子发现跨步有大小,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各种材料,一次次测量一次次发现问题,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不断提高。
“
教师思考与支持
当孩子在比较飞机的飞行距离产生争论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的讨论与思考。一起探究如何使用各种自然物进行测量,并讨论出测量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这也是孩子们逐步进行深入探究、积极思考的过程。
宸宸:这个书里面 没有客机的内部图片。
泡泡:我坐过飞机,里面有椅子。
婕茹:飞机上面应该还有桌子,椅子就像我们坐的一样。
宸宸:是不是还有厕所?
泡泡:有驾驶舱。
飞机内部大猜想
飞机里面有椅子、桌子、厕所、驾驶舱、方向盘……
通过和爸爸妈妈回家查阅资料,孩子们惊奇的发现,飞机的机舱里面椅子是连成排的,中间有过道,飞机上面的窗户小小的。
从网络查找资料
驾驶舱
厕所
座椅
孩子们将查阅到的资料在调查表上记录下来,并拿来和同伴一起分享,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制作成了“飞机大调查”气泡图。
飞机研学—探索飞机秘密
More
哇,飞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幼儿行为解读
经过周末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了解到的飞机内部知识以及幼儿已有经验,让孩子们在飞机上面有话可说,他们在飞机内部东张西望的样子,可以看出孩子们内心有这很多的好奇和对真实飞机的向往。
“
教师思考与支持
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进行了飞机的探秘活动。在去探秘飞机之前为了整理孩子们带来的飞机内部调查表,老师和孩子们用图画的形式一起制作了气泡图,孩子们用气泡图的形式来总结自己认识的飞机。同时绘制气泡图将幼儿对于飞机内部的相对零散的已有经验结构化、系统化,助力幼儿探秘飞机。
哇
飞
机
孩子们各有各的说法,于是在五一节假日的时候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寻找了最佳观赏飞机的点位。
“
幼儿行为解读
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飞机起飞降落的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看到大大的飞机从眼前呼呼起飞和降落时,脸上的喜悦是对飞机热爱和憧憬。
“
教师思考与支持
到此为止,孩子们对飞机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想孩子对飞机的了解难道就存在于这些吗?想必他们还有很多要了解的,如真想坐飞机可以怎么去坐?需要用到什么?会遇到哪些人?
活动反思
飞机是孩子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本次项目活动我们围绕幼儿感兴趣的飞机,从而衍生到纸飞机再回到对飞机的探索,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认知经验,更是积极主动、善于发现、乐于创造的学习品质。
评价反思—幼儿层面
1、 愿意表达,愿意表现
活动中,幼儿愿意将自己想法和调查的结果和同伴分享,也很愿意用画笔画出自己对飞机的向往,幼儿非常自信。
2 、愿意自己动手,自己探索
在比赛中,幼儿愿意自己动手制作飞机,亲自参加比赛。在接受失败后,愿意再次挑战,通过猜想失败原因,调整飞机的材料、外形、折纸方法等,让自己的纸飞机成功地飞得更远。
评价反思—教师层面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幼儿的兴趣和疑问为契机,追随幼儿的探究兴趣,为幼儿创造各种探索学习的机会,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对纸飞机和飞机秘密的探索还在继续,期待他们下一次能与飞机发生更加有趣的活动。
温馨提示
童生 童长 童美 童好
感谢关注“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随时可看我们新动态哦
版权声明
本账号所发布照片、视频均属于幼儿园原创
版权归属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转载需授权,侵权必究,谢谢
编辑:沈乐希、王丽
一审:冯芸芸
二审:沈璐璐
三审:王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