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
无“蚊”
项目由来
在一次餐后散步时,我们来到了小农庄,小朋友们发现别的班小农庄上都有好多的小飞虫和蚊子飞来飞去,而我们的地里却没有。
小朋友们带着疑问去探索了一番,发现原来是我们的地里种了薄荷而薄荷会发出特别的香味,这个香味让蚊虫们都不愿意靠近,紧接着我们就开启了一段自制驱蚊水的旅程。
“为什么我们的小农庄没有蚊子呢?”
“我们在教室里和出去玩的时候还是有呀!”
“那可以把薄荷随身携带帮助我们驱蚊吗?”
孩子们会想到怎样的好办法,老师们又是如何把握教育契机助推孩子学习的,基于《评估指南》中的师幼互动指标,一个新的故事正在发生……
问题搜索与目标
思维导图
活动导航
成长故事
制作前讨论
孩子们回忆起自己所知道的驱蚊产品,还把家里的各种驱蚊产品带到幼儿园一起观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上网查看视频资料或请教大人等方式,了解到到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驱蚊产品。
绘画调查表
分析与思考:
通过调查表我们了解到,蚊子喜欢在阴暗的角落呆着,因为这样的地方给蚊子带来了安全感,不容易被发现。在阴暗的角落里,蚊子能够隐蔽,特别是在夜晚。
阶段一
片段一:再次调查
了解了驱蚊的方法后,孩子们又开始纷纷讨论自己想要制作什么类型的驱蚊产品,要用什么方式制作、需要用到什么材料,于是师幼间再一次进行谈话,用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想做的驱蚊产品。
片段二:自由组队
开工啦!
开始制作咯!
耶!
片段三:收集材料
确定分组后,孩子们开始讨论本组驱蚊产品所需要的材料。材料确定后,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要去哪里获得这些材料呢?
“我家旁边有药店,这些材料我可以买了之后带来,但是没有新鲜的薄荷和艾草!”
“我妈妈说淘宝上什么东西都有,我们可以上淘宝买。”
“我可以回家问问我奶奶。”
分析与思考:
活动从幼儿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大家都有被蚊子叮咬过的经历,要以幼儿的兴趣点为切入口开展课程故事,从认识蚊子—了解蚊子—探秘蚊子—驱蚊好办法等。
阶段二
片段一:“小象与鲨鱼队”
清洗材料→晾晒→摘取叶片→在底部铺上金银花→放入薄荷,再按比例倒入水进行制作,小象与鲨鱼队发现制作完成后的驱蚊水味道变臭了,颜色也变得和别的组不一样。
“一开始绿绿的但第二天就变得黄黄的了。”
“会不会是水加多了。”
“我们一起去问问老师吧。”
分析与思考:
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原来是因为用了水的原因,这才知道驱蚊水里的可不是水,需要用酒精因为酒精泡薄荷可以将其有效成分浸出来,发挥更多功效。
片段二:“超级灭蚊大队”
超级灭蚊大队和另一组小象与鲨鱼队使用的材料基本相同,于是也按照同样的流程开展制作活动,唯一不同的是本组的孩子对于驱蚊水液体的选择进行了一番讨论后,最终决定用酒精作为浸泡液体。
“我觉得我们成功了。”
“可是酒精味道很浓我们怎么用呀。”
“还放点香香的什么进去呢?”
分析与思考:
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在讨论过程中“小象与鲨鱼队”也分享了发现与秘诀,原来成功的背后还是离不开团结的力量。
片段三:“驱蚊最强小队”
驱蚊最强小队选择了制作驱蚊膏,需要的主要材料是艾草,通过讨论选用了生活馆里的石臼将艾草捣碎,但是艾草有点多是个大工程,最后借助了生活馆的小刀将艾草剁碎再放入山茶花油中炸透,捞出残渣,再加入蜂蜡隔水融化。
“我想到了生活馆里的小刀可以用。”
“艾草的味道可真香。”
“我等不及想用了。”
分析与思考:
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整个过程,孩子们是快乐的,他们带着自己极大的热情,追寻着自己的发现,也能联想到之前游戏中用到的物品来便利本次活动也是另一种的成功。
阶段三
片段一:体验尝试
自制的驱蚊水到底有没有效果呢,正好睿睿小朋友被蚊子叮了一个包,他拿出自己的驱蚊水,喷在红肿处,惊喜地告诉我们:“喷上去凉凉的,过了十几分钟,他告诉大家自己已经不痒了,并推荐给了伙伴们也赶紧去试试。
“好神奇呀,涂上真的凉凉的不痒痒了。”
“快来试试吧!”
“蚊子蚊子,我不怕你咯。”
阶段四
片段一:尝试售卖
制作完成与尝试后,小朋友们都觉得自己做的驱蚊水凉凉的可真舒服,马上就不痒了。这么好用的驱蚊水和驱蚊膏如果能让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用到就好了,讨论后决定做小小推销员去别的班级进行“售卖”。
“我没有卖出去,因为我没有灌满。”
“小朋友觉得我的这个太浓了。”
“我们再想想办法吧。”
分析与思考:
酒精泡好的驱蚊水是浓缩的,需要再用清水配比后才能使用,小朋友对比例的掌握还不是很明确只能用尝试的方法所以会存在浓度不同,瓶口也较小灌入也较难小朋友们最后找到了滴管更方便操作。
片段二:创意包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会画奥特曼的图案小朋友们会喜欢我做的。”
“我要画彩虹的。”
“那我画公主的。”
宝贝们利用餐后时间装饰自己的驱蚊水和驱蚊膏,散步的时候向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宣传自己动手做的驱蚊水和驱蚊膏要开始售卖啦,邀请大家来参加活动。
分析与思考:
由于缺乏售卖经验,第一次的售卖也没有成功,小朋友都处于比较害羞的状态,不敢开口,在老师鼓励后终于开口了,可是声音很小声没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愿。
片段三:趣味售卖
“耶,我赚到“游戏币”了,可以去生活馆买好吃的咯。”
“我也卖出去了,可以用“游戏币”去做美甲啦。”
“我要把“游戏币”,存起来。”
分析与思考: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顺应孩子发现和需求,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材料与环境,并引导他们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鼓励他们用各种形式大胆表达,实践过程中充满着挑战与快乐,孩子们在尝试、体验、思考中感受驱蚊水制作的过程的乐趣。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幼儿层面:项目实施过程中,孩子们调查讨论、大胆尝试、分工合作、认真实验、表达表征,不断去了解、探索、解决遇到的真实问题,并愿意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驱蚊产品,感受动手操作和友好分享的乐趣。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动手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教师层面:自然教育,一直是蒙特梭利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大自然是孩子最大的感官课堂在大自然中的经历会让孩子充满好奇心,也可以让孩子了解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都有关联。蒙特梭利认为,自然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她希望孩子们有机会“自然地生活”,而不仅仅是通过引导和灌输去了解自然,带孩子去感受自然是一种方式;为孩子创造更多的环境与自然产生更多的链接,也是一种方式。
主编:曹亚楠、张伊婷
摄影:中五班教师
审核:冯芸芸、韩佳乐
总审核:王春华
-公众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