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理解“日”“月”“水”“火”等甲骨文的意义。
2.欣赏甲骨文及其绘画作品,根据季节特征尝试运用认识的甲骨文进行绘画创作。
3.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甲骨文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民族自信心。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日”“月”“水”“火”等甲骨文的意义,并能运用甲骨文进行绘画创作。
活动难点:根据季节特征,运用认识的甲骨文进行绘画创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日”“月”“水”“火”等简单的汉字和甲骨文;知道各个季节所对应的色系特征。
材料准备:课件PPT、“日”“月”“水”“火”等字卡、毛笔、水粉颜料等。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个特别的艺术馆,小朋友手上已经拿到了入场券,现在请你仔细观察上面有什么?艺术展的座位上贴了汉字,请安静、快速地去找到它对应的汉字宝宝座位吧!”
小朋友凭入场券就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了我们的艺术馆,刚刚你们破解了入场券上的奥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否正确吧!”
出示所有入场券上的甲骨文和对应的汉字。
教师:“小朋友们的识字量真多呀,不仅认识甲骨文,还认识对应的汉字,这个艺术馆里有很多特别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并观察作品中蕴含的甲骨文。
教师:“看完这幅作品你心里有什么感觉?你发现了什么?那个甲骨文代表什么呢?”
2.教师:“通过刚刚的欣赏我们发现,原来字宝宝也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来表现。比如:画太阳,我们就可以用甲骨文‘日’来表示;远处的山就可以用甲骨文‘山’来表示;也可以用甲骨文‘门’来表示房子上的门。艺术馆里还有很多作品请小朋友们欣赏呢!看看这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播放甲骨文春、夏、秋、冬的作品。
教师:“这几幅作品分别画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通过颜色能明显感觉出来季节的变化。”
3.教师:“艺术馆想请我们小朋友也参与进来体验一下,我们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小组,现在,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运用这些我们认识的甲骨文,你可以画出一副什么样的场景呢?想好的请小朋友们可以和好朋友讨论一下。”
教师:“用勾线笔画出甲骨文作品的轮廓线后,可以用水粉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来可以表示不同的季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5.分享交流
将作品进行展示,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甲骨文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成熟文字,其独特的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深吸引了幼儿。《幼儿园入学教育指导要点》中学习准备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欣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让幼儿在前书写准备时期,通过涂鸦、图画、像字而非字的符号等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积累“前书写”核心经验,为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良好的书写能力奠定基础。
然而,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我们在活动前对甲骨文进行了介绍,但孩子们对于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仍然缺乏深入的了解。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增加对甲骨文的文化背景介绍。
可以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甲骨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2.将甲骨文绘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在健康、语言等活动中,让孩子们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更全面地了解甲骨文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总之,这次大班美术活动《图画里的甲骨文》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仍然让我深感欣慰。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方案,孩子们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石俊霞
中小学高级教师
本次大班美术活动《图画里的甲骨文》通过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甲骨文这一古老的文字形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创作相结合。
甲骨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字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美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教师通过选择这一主题,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还激发了他们的艺术兴趣。
在活动中,教师采用了游戏、讨论、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特别是在示范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示了甲骨文的特点和绘画技巧,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对甲骨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他们的作品展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甲骨文的理解,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也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也体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让孩子们互相欣赏作品、交流创作心得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度,还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除了绘画创作外,还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其他形式(如手工制作、剪纸等)来表现甲骨文,这样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活动后布置一些与甲骨文相关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甲骨文,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化。
总的来说,《图画里的甲骨文》这节大班美术活动通过独特的内容选择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的艺术兴趣和创作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提高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文化自信,积累“前书写”核心经验,为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良好的书写能力奠定基础。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发挥优势并不断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