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啦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国家教育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全面育人的重大决策;是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缓解衔接坡度,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
为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科学高效推进,荆川小学(教科院附属小学)精心打造了十堂《幼小衔接实操课》,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永红幼儿园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快来看看吧。
孩子的入学准备到底是“谁”的准备?比起“拼音”、“识字”、“加减法”那些具体的学科,到底什么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干货满满的课程,看完绝对会让你茅塞顿开。
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关键其实是他的“习惯”,一个人的“习惯”会跟随我们的一生,好的“习惯”能让我们终身受益,赶快带着孩子做起来吧!
健康的体魄是孩子学习的基础。“体育”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生理健康,还能带给孩子们积极健康、不畏困难的良好心理,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与社交,对塑造孩子的性格也有极大的帮助。
第四堂 物品准备篇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学习用品能让孩子更多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合适的生活用品能让孩子在学校中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使学习生活更为顺利。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它不仅关系着孩子的学业,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拼音”在幼升小衔接的知识类学习中是家长们非常重视的环节,学习拼音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另外,也希望家长们能明白:“拼音”的本身并没有那么的重要,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才更为关键。
阅读在未来的学习当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从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如何把阅读兴趣过渡到阅读能力,是家长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阅读篇》。
识字不仅仅限于课本和书籍。日常生活里的互动、游戏对幼儿的识字帮助更大。写字是手眼协调能力、空间感、记忆力、视觉辨别力的综合运用。识字写字是需要长期坚持锻炼的,一点点的进步,总会积累出成绩。
数学的准备并不仅仅是学会多少以内的加减法,还包括练写数字,提前学会数学常用字,培养“数感”等等,我们不能做“过分积极型”,也不能做“撒手不管型”,赶紧跟着视频操练起来吧。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作为家长,我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将来立足于社会,劳动技能都是必备的。
认真坚持到这里的家长,一定会从容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一步一个脚印顺利走进小学。
归荆川小学(教科院附属小学)所有。
编辑/陈婷
审核/薛霞萍 羌晔
0519—8696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