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课程背景
疫情下,到处都在宣传戴口罩、勤洗手,这些防护工作我们耳熟能详,可是,我们的孩子能做到吗?开学初,我们重点观察了幼儿洗手情况,发现一个现象:在老师的提醒下,孩子们都能去洗手,并且用肥皂洗手。但是,在老师不提醒的情况下,孩子们不能主动洗手,即使有人洗手也是水龙头打开冲一冲,3秒的时间。对于这个情况,我们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在老师不提醒的情况下,能主动洗手的小朋友超不过10人,而且洗手质量不高,绝大部分孩子都不用洗手液。而《指南》也指出: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们从洗手这件小事切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孩子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建立主动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01
调查问卷
家长方面:使用调查表了解幼儿在家洗手情况
02
谈话与观察
幼儿对洗手的了解情况,我们通过与幼儿进行谈话、观察幼儿洗手情况进行了解。
03
调查分析
通过多种途径的观察、了解与分析,我们发现:幼儿知道要洗手,而且要用肥皂等清洁用品,也知道除了手心、手背,还有指尖、手腕等地也要洗到,但是却做不到。
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科学洗手的好习惯,我们展开了主题活动–“手”当其冲。
策略一:直观游戏加深印象
体育游戏:远离病毒
创意美术:小手洗干净
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在对物体直接感知和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我们通过创意活动–洗手,将水可以把细菌们冲干净这一抽象的事件,以直观的视觉呈现在小朋友的面前,让幼儿感知到洗手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的开展让幼儿在玩一玩的过程中知道让小手远离病菌以及让手变干净的好朋友。
通过记录,我们发现幼儿洗手的次数增加了,但是对于使用七步洗手法还是比较少的。
策略二:借用儿歌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认真学习ing!
通过对七步洗手法的学习,我班幼儿在洗手的时候都会自觉的一边念儿歌,一边洗手,同时也会提醒同伴,要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新问题的产生
通过一周的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在前两天由于新鲜劲,孩子们洗手会积极些,但越往后,孩子们洗手的情况就逐渐减少,怎么办呢?
策略三:家园协作,双管齐下
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良好习惯的养成更需要家庭的支持,于是我们在与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开启了我们的“21天打卡 计划”。同时,好的习惯也需要幼儿的参与,我们在学校也制定了每日洗手记录榜,让幼儿洗手后自己记录,从而养成好的习惯。
家庭中打卡计划
01
21天打卡记录表
幼儿自己打卡记录
02
洗手打卡
我来啦
家长们的反馈
03
我们在家也有认真洗手哦!
家长们的发现
又有新问题啦
洗手情况有改善,但~~怎么还有小朋友不洗手呢?
我的手没有脏啊,不用洗
你看,他的手上黑的,才要洗手的
原来,小朋友觉得手没有黑就是干净的,真是这样吗?
策略四:科学实验来验证
神奇的微世界
原来,小手上有这么多看不见的小家伙呀,真神奇
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小朋友们第一次见到了微世界。
食物小实验
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朋友们,快猜猜吧!
答案揭晓
A:脏脏手捏的馒头上长了好多绿毛
B:没洗但不干净的手捏的长了一点绿毛
C:洗干净的手捏的没有长绿毛
哇,原来看起来干净的手并不一定干净,小朋友们可要认真洗手哦!
们
进
步
很
大
哦
!
在本次活动中,借助洗手这件小事,幼儿通过不同形式感知到洗手的重要,更开启了幼儿对微世界的好奇之心,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同时提高了幼儿对洗原因的认知,从心里接受“我要洗手”,而不是老师要我洗手。但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还将与幼儿一起探索更多的洗手趣事。
END
编辑/小四班
审核/薛霞萍 羌晔
0519—8696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