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在六个支架的第一条中指出“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通过发现儿童,认识儿童,形成正确的儿童观”,长期以来,如何科学观察幼儿一直是广大教师们困惑的问题。如何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有哪些路径和方法?在活动中体会如何观察,在观察中体会如何发现幼儿学习,在观察中如何重新认识幼儿,是我们当下急需学习与操作的。
在课程游戏化项目背景下,在钟楼幼教管理中心的支持下,由永幼羌晔、泰村幼俞玉婷、莱茵幼李丽娜、西林幼吴春、邹区幼陆羽等几位业务园长带领钟楼区十多名优秀幼儿教师,于2019年下半年成立了儿童观察项目组,开始了关于儿童观察的实操研训。
项目组成立以来,成员们在专家的理论引领下,不断学习,突破自我,并且走进班级现场,进行观察实操,大家在交流分享中共同成长。
邹区幼儿园现场实操研讨
专家引领观察要义,成员现场练习观察记录。
利用网络平台练习儿童观察
认
真
项目组每月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幼儿游戏行为小视频
每一位教师认真练习撰写观察记录
专家对每一位教师的观察记录进行批注、点评
项目组的每位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相互学习
组员们在专家引领下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2020年6月9日中午,在钟楼幼教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儿童观察项目组依托“钟楼幼教云教研”平台,对钟楼区的幼儿教师就前阶段的学习与成长进行了实操式经验分享,全区1015名教师参加培训。
泰村幼:俞玉婷
俞园长从观察前、观察中、观察后三方面介绍了观察的路径和方法:1.观察:四类方法;2.看见:四会技术;3.看懂四个方法;4.支持:四种策略,以及观察的基本原则:1.陪伴式观察;2.两“有”–眼中有孩子,心中有支持,并分享了发展性观察与评价的操作路径。并建议大家做一名有“温度”的观察者——呵护、陪伴、共玩、支持。
邹区幼:顾靓
顾老师以轶事记录法观察分析中班生活区“夹豆子”游戏为例,详细的介绍了观察记录的不断完善过程:(1)记录前,基本信息汇总(2)观察中,记录客观准确(3)观察中,照片丰富材料(4)观察后,文字斟酌记录(5)观察后,分析评价严谨。
清潭幼:丁琪媛
丁老师以一段小班幼儿建构游戏视频进行导入,从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内容;聚焦游戏视频,分享记录案例以及解读儿童行为,落实调整措施三方面详细介绍了对建构游戏中观察记录的不断调整。用三张记录表进行对比解读,让大家清楚的看懂了如何撰写观察目标、如何进行白描记录、如何分析评价等实操步骤。
莱茵幼:贾莉霞
《观察,让我们走进童心》
贾老师认为观察能让我们知晓孩子的发展状况、帮助我们评价孩子的发展水平、指导我们设计孩子的发展目标、提醒我们关注个体差异的发展需要。而在自主的区域活动中,有效观察更是帮助教师解读区域中孩子活动的信息,进而生成教育意义,最终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拓展和深化区域活动。因此,我们要做到:(1)做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学会收集归纳(2)做一个有慧眼的摄像师:学会敏锐观察(3)做一个有技术的记录员:学会客观真实记录(4)做一个有想法的分析师:学会巧妙解读。
(上下滑动,更多精彩)
此次云教研活动,首次采取各单位建立分会场的方式,对于全体教师进行在线实操培训。全区建立近40个分会场,教师们集结在本单位进行学习研讨。通过本次云教研的学习,教师们联系自身工作实际情况,感想颇多。
每所幼儿园在线培训后,还组织老师进行线下研讨,撰写了学习心得与研训感悟
学习后的交流
01
02
03
04
(上下滑动,更多精彩)
钟楼区幼教管理中心俞莉副主任就本次培训提出了三点期盼:
一是找准优势,差异发展。
希望全体教师要分析自身专业发展的现状,明确优势与短板,找准专业发展定位,寻求方法弥补差距,走有特色的专业发展。
二是坚持研究,专业发展。
10000小时定律告诉我们,在某个领域内想要成为专家,就必须要熬至少1万个小时。因此,全体教师要坚持在某个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且坚持去深入研究,反复实践,然后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三是把握核心,创新发展。
全区幼儿园要扎实开展儿童观察的研究,继而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家园共育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明确方向
活动最后,儿童观察项目组长羌晔在培训最后与大家分享了三句话:学会科学观察,教育才能“以人为本”;学会科学观察,教育才能“因势利导”;学会科学观察,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期待,在钟楼幼教管理中心的引领下,钟楼幼教人能在儿童研究的道路上成为一名有“温度”的观察者,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成为一名有“力量”的践行者。陪伴儿童,有效观察,支持发展,我们时刻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