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幼儿园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建议:
1. 家园共育,建立沟通桥梁
- 定期家长会与工作坊: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和工作坊,邀请专家如李季湄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分享关于幼儿心理发展和健康的知识。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园内外的表现,并学习如何在家中支持孩子的身心健康。
- 家园联系手册:建立家园联系手册,定期更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特别是身心健康方面的观察记录,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并参与。
2. 丰富多样化的活动设计
-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会等活动,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冯晓霞教授所提倡的“亲子共读”,不仅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在活动中观察和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
- 户外体验: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如森林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大自然中释放压力,增强体质。
3. 心理健康教育
- 情绪管理课程:引入情绪管理课程,帮助孩子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参考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的研究,教授孩子如何通过绘画、游戏等方式表达情绪。
- 心理咨询服务:幼儿园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邀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定期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4. 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
- 健康饮食教育:通过讲座和实践活动,教育家长和孩子关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可以邀请营养专家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杨月欣研究员,讲解如何搭配营养均衡的餐食。
- 规律作息:帮助家长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以促进身体健康和情绪稳定。
5. 利用现代科技工具
- 健康管理APP:推荐家长使用健康管理APP,如“宝宝树”或“亲宝宝”,这些应用可以帮助家长记录孩子的生长曲线、疫苗接种情况等,实时监控孩子的健康状况。
- 在线教育资源:提供在线教育资源,如教育部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的幼儿教育板块,家长可以获取关于幼儿健康和心理发展的专业知识和指导。
6. 个性化关注
- 个别化指导: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个别化的健康和心理发展指导。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焱教授所强调的,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 家长个别咨询:为有特殊需求的家庭提供个别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养育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通过以上策略,幼儿园不仅能够在“双减”政策下有效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还能促进家园共育,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