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家园共育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判若两人,在幼儿园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在家就完全依赖大人,怎么办?”相信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这其实是家园共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典型挑战。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自我管理能力是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家园共育则是培养这一能力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专业、实用且具体的策略,帮助您通过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1. 制定一致的目标和规则,形成合力
- 案例: 小班幼儿入园初期,很多孩子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老师可以在幼儿园开展“穿衣小能手”比赛,并鼓励家长在家中也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
策略:
- 幼儿园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法。
- 老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家园联系手册”,记录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自我管理能力的表现,并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
- 制定简单易懂的规则,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等,并在幼儿园和家庭中保持一致。
2. 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引导,鼓励独立
- 案例: 中班幼儿开始学习使用筷子吃饭。老师可以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教学,并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孩子提供使用筷子的机会,并耐心指导。
-
策略:
- 老师可以参考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在教室环境中设置生活区,提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工具和材料,鼓励孩子独立完成穿衣、吃饭、整理物品等日常活动。
- 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孩子创设独立的空间,例如设置儿童衣柜、玩具收纳箱等,鼓励孩子自己整理物品。
- 老师和家长要避免包办代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予他们尝试和犯错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3. 运用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兴趣
- 案例: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需要培养时间管理能力。老师可以设计“我是时间小主人”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
策略:
- 老师可以将生活技能融入到游戏中,例如“穿衣服比赛”、“整理玩具比赛”等,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参与度。
- 家长可以利用绘本故事、动画片等,向孩子传递自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 老师和家长可以共同设计“自我管理小达人”的奖励机制,鼓励孩子不断进步。
4.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案例: 有些孩子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在自我管理方面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
策略:
- 老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要盲目比较,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5.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 案例: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例如按时作息、整理房间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策略:
- 老师和家长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老师和家长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著名幼儿教育专家朱家雄教授指出:“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家园携手,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相信通过家园共育,我们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您还可以:
- 关注一些专业的幼儿教育公众号,例如“优师教研”、“读懂儿童”等,获取更多关于家园共育和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资讯。
- 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例如《捕捉儿童敏感期》、《正面管教》等,学习更系统、更专业的理论知识。
- 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讲座和培训活动,与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和学习。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