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培养孩子的跨语言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语言领域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呢?我结合多位专家的观点和实践经验,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设多元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李季湄教授曾指出:”语言环境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在幼儿园创设多元的语言环境,比如在活动室悬挂不同国家的国旗、展示各国文化图片、播放多语种儿歌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言的多样性,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
二、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双语思维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的语言学习要从小培养。”我们可以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如双语故事会、双语游戏等。以英语为例,在讲故事时可以先讲中文,再用简单的英语复述,让幼儿逐渐建立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培养双语思维。
三、利用现代技术,拓展语言学习渠道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信息化时代,要善于利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如播放外文动画片、使用语音识别软件等,让幼儿接触到纯正的外语发音,提高听、说能力。
四、开展国际交流,提升实际运用能力
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提出:”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我们可以组织幼儿与外国小朋友进行视频交流,或者邀请外籍家长来园与幼儿互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五、融入文化元素,培养跨文化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周兢教授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融入各国的文化元素,如节日习俗、饮食习惯等。让幼儿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全球视野。
具体实施建议:
- 每周安排一次”世界语言日”活动,学习不同国家的简单问候语。
- 建立”语言角”,提供多语种图书和音像资料。
- 开展”小小外交官”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国际交流场景。
- 邀请外教或留学生来园与幼儿互动。
- 组织幼儿参加国际儿童节等活动,体验多元文化。
评价方式:
- 观察记录幼儿对不同语言的兴趣和反应。
- 评估幼儿在双语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通过游戏、对话等方式,检测幼儿的跨语言交际能力。
-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表现。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跨语言交际能力,为他们成为未来的世界公民奠定基础。记住,培养跨语言交际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持续支持。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启幼儿语言学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