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 STEM 教育中,利用生活材料开展 STEM 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有趣的方式,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著名幼教专家玛丽亚·蒙特梭利曾说过:“孩子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的。”因此,利用生活材料进行 STEM 实验,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1. 生活材料的选择与 STEM 实验的结合
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纸杯、吸管、橡皮筋、塑料瓶、纸张等,都可以成为 STEM 实验的载体。例如:
- 纸杯与声音实验:用纸杯和绳子制作“电话”,让幼儿探索声音的传播原理。
- 吸管与力学实验:用吸管和橡皮筋搭建简单的桥梁模型,引导幼儿了解力的作用。
- 塑料瓶与浮力实验:在塑料瓶中装入不同量的水,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帮助幼儿理解浮力概念。
这些实验不仅简单易操作,还能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实验设计的趣味性与教育性
在设计 STEM 实验时,要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平衡。比如:
- 鸡蛋保护器实验:用纸杯、泡沫垫等材料制作一个保护装置,让幼儿从高处扔下鸡蛋,观察哪种材料能更好地保护鸡蛋。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能让幼儿初步了解缓冲和减震的原理。
- 自制风车实验:用纸杯和吸管制作风车,通过吹气或风扇让风车转动,帮助幼儿理解风能的转换。
这些实验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
3. 引导幼儿观察与提问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例如:
- 在“纸杯电话”实验中,可以让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 在“自制风车”实验中,可以让幼儿尝试:“风车的叶片形状不同,转动速度会有什么变化?”
通过提问,可以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4. 结合绘本与 STEM 实验
绘本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可以结合绘本内容设计 STEM 实验。例如,在阅读《小水滴的旅行》后,可以设计一个“水的循环”实验,用透明塑料袋装水,放在阳光下观察水蒸气的形成和凝结,帮助幼儿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5. STEM 实验中的跨学科整合
STEM 教育强调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整合。例如:
- 科学:通过实验观察自然现象。
- 技术:使用简单工具(如剪刀、胶带)制作实验装置。
- 工程:设计和改进实验装置。
- 数学:测量实验中的距离、时间等数据。
通过跨学科整合,幼儿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科学现象。
6.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家庭 STEM 实验,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例如,用厨房材料(如醋和小苏打)制作“火山喷发”实验,既能增进亲子互动,又能让幼儿在家中继续探索科学。
7. 案例分享:生活中的 STEM 教育
某幼儿园曾开展过一个“自制滑梯”的 STEM 活动。孩子们用纸板、塑料瓶和胶带设计并制作了不同形状的滑梯,然后测试哪种滑梯能让小球滑得更快。这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摩擦力、重力等物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语
利用生活材料开展 STEM 实验,是幼儿教育中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方法。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通过将 STEM 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我们不仅能让幼儿在玩中学,还能为他们未来的科学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成为孩子科学探索的引路人,让 STEM 教育在幼儿园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