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家长保健意识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健康讲座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能够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以下是几点建议,帮助幼儿园通过健康讲座提升家长的保健意识:
1. 明确讲座主题,聚焦家长需求
讲座主题应紧扣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如何预防幼儿常见传染病”“幼儿营养与膳食搭配”“儿童视力保护”等。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家长会了解家长的需求,确保讲座内容“接地气”。
- 专家观点:著名幼儿教育专家李季湄教授曾强调,“家长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延伸,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满足家长的学习需求。”
2. 邀请专业讲师,增强信任感
邀请儿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学专家等专业人士担任讲师,用专业的知识和生动的案例打动家长。例如,儿科医生可以结合临床经验讲解幼儿常见病的预防与护理,营养师可以指导家长如何科学搭配幼儿饮食。
- 案例分享:某幼儿园邀请当地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开展健康讲座,家长反馈非常积极,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
3. 互动式讲座,提升参与感
采用互动式讲座形式,如现场答疑、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让家长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例如,在讲解幼儿急救知识时,可以邀请家长上台模拟操作,增强记忆。
- 创新实践:某幼儿园在讲座中设置了“家长提问墙”,家长可以随时写下问题,讲师在最后统一解答,这种方式深受家长欢迎。
4. 结合新媒体,扩大宣传效果
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工具,将讲座内容制作成图文、视频等形式,方便家长随时查看和分享。例如,可以录制讲座精华片段,发布在幼儿园的官方平台上,吸引更多家长关注。
- 数据支持:据《2023年中国家庭教育报告》显示,超过70%的家长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和图文形式获取育儿知识。
5. 后续跟进,巩固效果
讲座结束后,可以通过家长群、家园联系手册等方式,定期推送与讲座相关的健康小贴士,帮助家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流感季节提醒家长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或在换季时提供营养食谱。
- 专家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华爱华教授指出,“幼儿园应与家长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持续提供科学育儿支持。”
6. 结合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将健康讲座与家园共育活动相结合,例如组织“健康主题亲子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健康主题活动,如洗手比赛、健康知识问答等,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强化保健知识。
- 案例分享:某幼儿园在“爱牙日”举办了亲子刷牙比赛,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活动效果显著。
总结
通过健康讲座提升家长的保健意识,需要幼儿园精心策划、专业执行,并结合家长的实际需求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只有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的健康管理中,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这些建议能为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助力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