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幼儿园,怎样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孩子的耐心?
在普惠性幼儿园中,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是培养孩子耐心、细心、专注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将这些活动设计得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并真正达到培养孩子耐心的目的,需要教师们用心思考和精心设计。
一、从孩子兴趣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
孩子们的兴趣是开展手工制作活动的核心驱动力。教师应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点,选择他们喜欢的主题和材料,例如:
- 自然主题: 利用树叶、花瓣、树枝等自然材料进行拼贴画、拓印画等,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培养其观察力和耐心。
- 节日主题: 根据不同节日,设计相应的手工活动,例如春节制作窗花、端午节制作香包等,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增强孩子的文化认同感。
- 生活主题: 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例如鸡蛋托、纸杯、瓶盖等,经过创意改造,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二、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升活动难度
耐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逐渐培养的。教师在设计手工制作活动时,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 初级阶段: 选择操作简单、步骤较少、易于完成的活动,例如折纸飞机、捏橡皮泥等,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 中级阶段: 适当增加活动难度,例如剪纸、编织等,引导孩子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逐步提升其耐心和专注力。
- 高级阶段: 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活动,例如制作立体模型、进行综合材料创作等,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方法,磨练其意志力。
三、注重过程引导,鼓励孩子自主探索
手工制作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完成作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
- 创设宽松的环境: 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大胆尝试,不要过分干预或急于给出答案。
- 引导而非替代: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启发他们思考,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直接替他们完成。
- 及时给予鼓励: 关注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
四、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的耐心
培养孩子的耐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教师应:
- 与家长沟通: 向家长宣传手工制作活动对孩子耐心培养的重要性,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在家庭中也开展类似的活动。
- 提供指导建议: 为家长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手工制作活动方案,指导他们如何在家庭中引导孩子进行手工制作,并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 搭建展示平台: 定期举办手工制作作品展,邀请家长参与,让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将手工制作与其他领域活动有机结合
手工制作活动并非孤立存在,它可以与其他领域活动相互融合,例如:
- 与语言领域结合: 引导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过程中的故事,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
- 与科学领域结合: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融入科学知识,例如探索不同材料的特性,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与艺术领域结合: 引导孩子欣赏优秀的手工作品,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提升其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在普惠性幼儿园中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孩子的耐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并注重家园共育,才能让手工制作活动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器,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