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如何用绘本让娃明白防走失知识?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而防走失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如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防走失知识?绘本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工具。以下是一些专业建议和具体方法,帮助教师们通过绘本让幼儿明白防走失的重要性。
1. 选择合适的绘本
首先,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认知水平的绘本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经典的防走失主题绘本推荐:
- 《我不跟你走》: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可爱的插图,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跟陌生人走。
- 《走丢了怎么办》: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讲述了她在商场走丢后如何找到妈妈的故事,教会孩子在走丢时应该怎么做。
- 《小兔乖乖》:这本经典绘本通过小兔子的故事,告诉孩子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2.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在阅读绘本之前,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
- 问题引导:你知不知道如果走丢了应该怎么办?
-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绘本中的角色,体验走丢后的情境。
3. 互动阅读,增强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幼儿互动,增强他们的理解。例如:
- 提问: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办呢?
- 讨论:你觉得小兔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 延伸活动,巩固知识
阅读完绘本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延伸活动,帮助幼儿巩固防走失知识。例如:
- 情景模拟:在教室内模拟走丢的场景,让幼儿练习如何寻求帮助。
-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防走失安全卡”,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家长电话等信息。
5. 家园共育,强化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通等方式,与家长沟通防走失教育的重要性,并推荐相应的绘本和活动。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
6. 专家观点
幼教专家李教授曾指出:“绘本不仅是故事的载体,更是幼儿认知世界、学习规则的重要工具。通过绘本进行安全教育,能够以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安全知识。”
7. 案例分享
某幼儿园在开展防走失教育时,选择了《走丢了怎么办》这本绘本。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幼儿理解走丢后应该怎么做。随后,教师组织了一次情景模拟活动,让幼儿在模拟的商场环境中练习寻求帮助。活动结束后,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中也能运用所学知识,安全意识显著提高。
总结
通过绘本进行防走失教育,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递重要的安全知识。教师们应精心选择绘本,创设情境,互动阅读,设计延伸活动,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幼儿的安全保驾护航。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幼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进行防走失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