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资源,既能支持孩子的自主探究学习,同时也服务于主题课程的推进。因此,在创设主题墙时,可将其作为“骨架”串起主题涉及的各个方面,在有限的空间里凸显墙面环境与主题活动的融合。一个大的“主题”涉及到内容复杂繁多,老师可以遵循哪些“线索”进行有效筛选与设计?
主题核心经验是开展环创的重要线索,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全面解读、明晰方向,既要充分挖掘核心经验,又要考虑阶段性教育目标和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下面以大班主题“春夏秋冬”为例,看看我们四个大班的主题墙创设。
大班主题:春夏秋冬
核心经验:
1.观察风、雨、云、雷等自然现象,注意它们的变化,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了解四季中常见的花草树木及其变化,了解四季轮换的顺序。
大一班的“四季的花和树”,凸显主题核心经验中的“了解四季中常见的花草树木及其变化”。
大二班的“风”“雷”“雨”,凸显主题核心经验中的“有兴趣观察风、雨等自然现象,注意它们的不同变化。”
大三班的“动物天气预报”,凸显主题核心经验中的“通过动植物的变化感受天气变化”。
大四班的“四季篇章”凸显主题核心经验中的“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的顺序”。
四个大班,在开展“春夏秋冬”主题时,虽然路径相异、视角不同、对象不同,但都是以主题核心经验的获得和提升作为环创的核心内容,推进主题目标的达成。
除了呈现主题核心经验,主题墙还可以记录孩子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最后起到主题经验总结、强化、概括和提升的作用。
如在中班主题“好吃的食物”活动中,教师开展了一次“饼干蜜语”的调查记录活动,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与探索,记录了许多关于饼干的秘密。
主题墙完整呈现了孩子们的探究过程和结果,最后呈现了他们了解到的关于食物的知识和经验。
老师在创设主题墙除了遵循主题线索,还可以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比如幼儿园很常见的问题墙,就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将主题认知内容渗透于墙面环境中,让孩子们在环境中学习。
在我们幼儿园的大班过道上,布置着一系列的问题墙,如“神奇的地铁”“鞋来鞋去”等,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自发生成的,老师和同伴共同讨论解决。孩子们通过与墙面互动,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各种各样的调查表也是主题墙上常见的元素,老师在布置孩子们做的调查表时,除了直接贴在墙面上,还可以用装订成册的形式,放在孩子方便取阅的位置,便于他们从调查表中获取信息。
老师在布置主题墙时,可以从墙面布置的艺术这一线索入手,创设富有本班特色的主题环境。
比如从色彩的和谐来设计,托小班的环境色系上可以选择活泼的,而中大班的环境可更多采用一些稳定的颜色。我们每个班级都有一个主色调(基本以同色系的渐变色为主),辅以黑白灰三个配色,处理好色彩的搭配。
黄色系:
红色系:
灵动的环境需要合理运用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创设,以达成视觉判断上的美观。合理利用废旧材料也能让环境“活起来”。比如纸盒、包装袋、各种色彩的布、瓦楞纸等。
墙面布置还要讲究“上墙的艺术”,不是将图片直接贴上墙,或者在图片后加个底板,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本班孩子的兴趣需要,采用不同的形式组织墙面布局、分布,让墙面更灵动、多变,营造富有造型美、艺术美、色彩美的环境。
一个好的班级环境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 “教科书”。从上面这些 “线索” 入手,一定可以打造出深受孩子喜爱的主题墙。
延伸阅读:
本文内容转载自公众号:上海托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