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困惑,教师怎样通过小组讨论帮娃寻找答案?
在幼儿教育中,孩子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如“为什么我不能一直玩?”、“为什么我要分享?”等。作为教师,如何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孩子们寻找答案,不仅能够解决他们的困惑,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和思维能力。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
1. 创设安全、开放的讨论环境
- 专家观点: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强调,儿童在安全的环境中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应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讨论中感到被尊重和接纳。
- 实践建议:在小组讨论前,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基本规则,如“每个人都要轮流发言”、“不打断别人”等,以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2. 引导性问题设计
- 专家观点: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教育应通过问题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和思考。教师应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思考。
- 实践建议:例如,当孩子问“为什么我要分享?”时,教师可以问:“你觉得分享会带来什么好处?”、“如果你不分享,别人会有什么感受?”等,引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
- 专家观点: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提出,通过社会互动和角色扮演,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 实践建议: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模拟活动,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感和立场。例如,在讨论“分享”时,可以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分享者和接受者,体验分享的快乐和被分享的感激。
4. 鼓励同伴互助
- 专家观点: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强调,同伴之间的互助学习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能力。
- 实践建议: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例如,当一个孩子表达困惑时,其他孩子可以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和解决方法。
5. 总结与反思
- 专家观点: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Bruner)认为,反思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儿童巩固所学知识。
- 实践建议:在讨论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总结讨论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反思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例如,教师可以问:“通过今天的讨论,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等。
6. 利用多媒体资源
- 专家观点:现代教育技术专家认为,多媒体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 实践建议:教师可以利用绘本、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讨论的主题。例如,在讨论“分享”时,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分享的动画片,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加深对分享的理解。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心理困惑,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社会性发展和情感表达能力。小组讨论作为一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 Piaget, J. (1952). 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Montessori, M. (1912). The Montessori Method. New York: Frederick A. Stokes Company.
- Bruner, J. S.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